【来源:学习强国】海兽葡萄镜正面海兽葡萄镜是在隋至唐初流行的瑞兽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去掉了铭文和规矩刻板的图案化装饰,代之以新颖浪漫的海兽葡萄纹饰,是最早将高浮雕艺术使用在铜镜上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和观赏性。海兽葡萄镜背面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海兽葡萄镜,在汉中市西乡县出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周晓东今年10月,由洛阳检察机关侦办的一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检与国家文物局评为依法惩治涉文物犯罪典型案例。这究竟是一起什么样的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为关注。该案件涉及一个古代铜镜,它是国家一级文物、唐代海兽葡萄镜。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思源聚珍——南开大学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正式上线,与大家见面啦!(小编悄悄告诉你,文末有彩蛋哟~)“思源聚珍”数字典藏首批共收录南开大学博物馆馆藏的精品文物21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跨越8000年历史,涵盖陶器、青铜器、瓷器等多种品类。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东昌府区博物馆北二厅举办的《聊城出土唐代文物展》,共展出三彩炉、青铜镜、碗、钵、瓶、执壶、盏托、灯盏、罐、盆、铜钱、陶器标本等文物50余件,并运用图片的形式再现了考古发掘工地现场,使考古工作走近大众,不再充满神秘。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天,全国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都会被展示出来。从沿海到内地,从森林到湿地……在古代的青铜镜等文物中,也有诸多的生物存在,它们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化对生物发展和族群变迁的“篆刻”,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的鎏金石榴花纹银盒;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出土于汉中市西乡县的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唐代鎏金龟纹桃形银盘、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龙凤纹银碗等一系列珍宝文物闪亮登场……假如一不小心“穿越”回去,我们该如何生活呢?
(央视财经《中国国宝大会》)“唐 海兽葡萄镜”现藏于洛阳博物馆,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葡萄及枝蔓分布于内圈及外圈,间饰海兽、花草等图案。葡萄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唐代,葡萄的周边产品更是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唐诗中不乏对葡萄酒的描写,葡萄纹更是被广泛运用在装饰上。
本网记者应腾 手绘逐帧 车璐 开篇说一个“冷知识”。 你发现没,大部分的博物馆展示的铜镜,都不以正面示人,反而用背面的方式展览,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因为正面没什么可看的。 看古代铜镜的意义,在于观赏背面的纹饰工艺。毕竟,去博物馆照镜子,看自己有什么可看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