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微动模实验平台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测试。 记者 郄 磊 摄2月27日,一场聚焦高科技发展的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这是石家庄百家企业进清华校企对接会的其中一场。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首个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我省按照《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框架协议》组建河北中心、雄安中心,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协同攻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系列报道《协同发展涌新潮》,今天聚焦“动力源作用强起来”,看三地携手,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5月8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承德中心(以下简称承德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承德举行。这两个中心的签约落地,将为承德带来更多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为该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4月15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获悉,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其中,中关村企业在天津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计4545家,投资额1407.
人民网石家庄1月14日电 (记者祝龙超)“近年来,河北省科学院紧密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融合发展,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空天信息、电子信息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的八大重点产业,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石家庄12月7日电(甄星)12月6日,由河北省科学院、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沧州高新区及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京津冀膜产业创新大会暨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大会在河北省科学院召开。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牛笑 刘笑男)12月12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启动运行。雄安中心由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国创中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结出累累硕果。日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产业协作、创新共同体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建言献策。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共造一辆车、共通一条路、共建一批园、保障一条线……京津冀产业协同不断绘就新图景。不久前,京津冀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在雄安新区召开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度工作,谋划2025年思路举措。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是京津冀产业组2024年度轮值组长。
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政务新媒体平台推出“科创十年·出彩北京”专栏,进行系列主题报道和人物报道,集中展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以及向更高水平迈进,早日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2020年12月,国家首个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
中新网沧州10月17日电 (王天译 李小可)盐碱地怎样“变身”大粮仓,如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新模式?17日上午,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喷淋作业正在紧张进行。此前一天,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进会在该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