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太祖高皇帝元年(前206),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既穷又没有善行,不能够被推选为官吏,也不会从事生产或经营商业,经常投靠到别人家里讨要饮食,别人大都厌恶他。韩信到城边钓鱼,有位漂洗丝棉的老大娘看到韩信饥饿,就拿饭给他吃。
汉元年,韩信背楚投汉,萧何将其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辉煌的军事生涯由此开启。萧何之所以举荐韩信,固然是因为韩信能力超群,但萧何将韩信抬到“国士无双”的高度,非要把韩信推到“大将”的位置,非要让刘邦登坛拜将,是有着极为深刻用意的。
韩信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经为刘邦和汉朝做出了很多贡献。一开始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后来韩信被杀,萧何说是为国锄奸,萧何一直忠于刘邦,这才得以善终。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萧何为什么月下追韩信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早年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甚至不得不接受胯下之辱。整体来看,萧何首先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与吕后站在一起;其次是基于自身利害,必须洗脱自己参与谋反的嫌疑,实现自保;最后是基于交情,萧何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舍身救一个私交平淡如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