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粹德国时期,大檐帽是所有级别人员标准配备,法规规定根据不同军衔有不同大檐帽的样式。军官和某些高级士官需要自行购买大檐帽,但他们可以领取服装津贴,然后选择从国防军服装仓库购买,或到官方允许的店铺私人定制。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不仅有着完善的作战体系、先进的战斗理念,同时所用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也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且无论是官兵的战斗服、还是日常的制服也都很帅气,那本期文章咱们就来说说,二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十大战斗帽,其中的迷彩战斗帽,在当时很前卫,而且就连现役的德军也仍在沿用。
提醒:本文只做历史资料收集参考,绝非宣传纳粹主义平顶圆筒帽党卫队成立于1925年,当时名为保卫小分队(Schutzkommando),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队伍。随后更名为突击中队(Sturmstaffel)。1925年11月9日正式更名为党卫队(Schutzstaffel)。
作训帽,也就是作战和训练时使用的一种帽子,在西方也叫“山地帽”或者“巡逻帽”,这种帽子也是经历了上百年的演变和改进,如今各国的军用作训帽,基本上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轻便、简洁、柔软,便于作战和训练中使用。那这期文章就来说说,世界十个不同国家的军用作训帽。
二战时期大部分的国家都普及了钢盔,但也并不是每个士兵都有钢盔,对于一些普通部队或者其他特殊部队,在作战的时候,士兵也并非佩戴头盔,而是会选择最基础的作战帽。那咱们这期文章就来盘点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最具标志性的作战帽。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绝大多数帽子的滚边都是各兵种通用的白色,但图中是个例外,它采用武器灰色滚边,黑底加双层衬垫的肩章滚边则是代表山地部队的绿色。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对皇家空军机场的一次奇袭之后迫降在苏塞克斯郡Selsey附近的一架Ju87B-2轰炸机上的这名无线电操作手兼航炮炮手正要脱掉自己的SWp 734 10-30型救生背心,这是前襟带灰色织物带子的过渡性产品,其细节设计得到少见的带“撕裂式纽扣”和两侧衣襟上带水平拉锁的K So/34飞行服的启发。
在二战期间,虽然钢盔已经在各国军队中普及,但对于部分军种,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并不是每个士兵都会人手配发一顶钢盔,而还是会佩戴最基本的作战帽,那本期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二战期间各国官兵配备的作战帽都是什么样的。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图A1为大十字奖章,图A2为骑士十字奖章,图A3是二级铁十字勋章,图A4是背面带别针扣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图A5为用来挂1914年一级铁十字勋章的1939年版挂钩,图A6则是挂1914年二级铁十字勋章的1939年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