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矜,生年不详,出身隋朝皇族世家。高祖父是大隋帝国的第二任皇帝,隋炀帝杨广,曾祖父是齐王杨暕,祖父是隋王杨政道,父亲是弘农郡公杨崇礼。杨慎矜画像杨慎矜最初任职汝阳县令,后历任司农丞、太子舍人、太府卿、监察御史等官职。杨慎矜的父亲杨崇礼,原名杨隆礼,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更名崇礼。
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尽管客观来说,他的部分行为举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京杭大运河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总体上他依然是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结果惹得朝野内外怨声载道。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趁周宣帝病危之际,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矫诏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同月,周宣帝病逝。自周宣帝病逝后,杨坚以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身份掌握北周大权,并且马不停蹄的开始谋权篡位,引起不少人的震动,尤其是宇文氏的宗王们。
2000年10月,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访华,在扬州的一次宴席上,希拉克问“隋朝有几个皇帝?”大部分人都说有两个,一个是隋文帝,一个是隋炀帝。希拉克却说,不对,应该是三个,第三个皇帝是李渊立的。很多人感到诧异,你一个外国人怎么会知道中国的历史呢!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防止前朝复辟,后来者往往会清除一部分前朝宗室,尤其对末代皇帝的后人更是要“斩草除根”,最广为人知的是清军入关之后,对明朝宗室血腥追杀,对崇祯之子更是宁可错杀绝不错过,那么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对待杨广后人的呢?
杨过(1236-1367年)南宋末将领。字改之,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六世孙。宝佑二年(1254年),年十八,从王坚在合州(今四川合川)筑钓鱼城,以御蒙古,城筑就,升都统制。善骑射,军中号“飞将军”。开庆元年(12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