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戴笠踏入情报界,初时不过是个“编外情报人员”,靠着敏锐的嗅觉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崭露头角。淞沪抗战期间,他奔走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白天组织情报站,协调别动队作战;晚上,冒着日军高额悬赏的危险,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分析情报。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戴笠在 1946 年 3 月 17 日,因飞机失事而意外身亡,戴藏宜在军统内部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曾经那些对他阿谀奉承的人也都纷纷离他而去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在当地为非作歹。
梅乐斯认为:“把我们知道的所有技术,都教给了接受训练的人”。联手组建(1943年7月4日,戴笠补签中美合作所协定。左为梅乐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美军拟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登陆反攻,需了解相关气象及水文资料,并搜集日军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军事动态。
建党百年之红色特工4:李克农作者:相忘于江湖他是“龙潭三杰”之首,让陈立夫、徐恩曾哀叹,活捉周公只差5分钟。他是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的“幕后英雄”,让蒋氏感叹我方不可与同群。他还是地下情报网的牵头人,搞情报很有一手,周公直言他的功劳比一个军还要大。
文/袁立聪 写 图/袁载誉 绘我们看过军统许多暗杀刺杀的活动,看多了我们惊叹于军统的行动效率和铁血纪律,那么军统是如何管理的呢,管理是门学问,公司有公司的管理模式,学校有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好坏代表管理者的能力。那么如此庞大的军统是如何管理的呢?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遏制共产党的发展,蒋介石命令军统头子戴笠与各地的大汉奸们虚与委蛇、封官许愿,说是只要能够阻止共产党扩大地盘,即可算是将功赎罪。汉奸们一听,认为保命有戏,于是竭力向蒋介石献媚,带领伪军把守城池,与我军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