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諸上座爲複只要弄唇嘴,爲複別有所圖,恐伊執著,且執著甚麽,爲複執著理,執著事,執著色,執著空,若是理,理且作麽生執,若是事,事且作麽生執,著色,著空亦然,山僧所以尋嘗向諸上座道,十方諸佛,十方善知識時嘗垂手,諸上座時嘗接手,十方諸佛諸善知識垂手處合委悉也,甚麽處是諸上座接手處,還有會處會取好,莫未會得,莫道揔是都來圓取,諸上座傍家行腳,也須審諦著些子精神,莫只藉少智慧,過卻時光,山僧在衆見此多矣,古聖所見諸境,唯見自心,祖師道,不是風動幡動,風動幡動者心動,但且恁麽會好,別無親於親處也,僧問,如何是不生滅底心,向伊道,那個是生滅底心,僧雲,爭奈學人不見,向伊道,汝若不見,不生不滅底也不是,又問,承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說法。
《诸上座帖》是宋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卷前后及隔水上钤宋“内府书印”、“绍兴”、“悦生”,元“危素私印”,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孙承泽、王鸿绪,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由达州市达川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达州市达川区书法家协会承办,达州市达川区书协正体书委员会、达州市达川区书协行草书委员会、达州市达川区书协宣传工作委员会协办的达川区书法篆刻“四季趋古”系列活动之“夏遇古风”2024临书临印作品展今日正式推出。
本文将黄庭坚在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的形象描述进行历史复原,并置于北宋当时社会生活中进行考察,结合文献记载、图例、作品以及黄氏此一时段的书论依理序说,从构成原理、形式美感和风格特征等层面来展现“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所喻知的书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