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实施AI(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正值期末,一场别开生面的AI音乐创作大赛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300余名大一新生打破专业界限自由成组,“人机携手”创作音乐,展现教学成果。记者梳理发现,多所部属高校和高职院校也已开设了AI通识课。
影视制作达人、AI运用大咖,我的张同学告诉我,有一款AI“具有你需要的歌词自写AI作曲并演唱的功能”。闻言大喜,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写作的诗词,能有谁给谱曲并唱出来。AI的横空出世,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也积极进行了尝试。
图片由张玥使用AI工具生成“我用AI回答你的问题吧。”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沈阳在面对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应。人机共生已成为他的工作生活方式。2023年下半年开始,沈阳迷上了AI创作,他用AI写诗、写小说、绘画、写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近期,AI创作的音乐大量涌现,既有歌曲也有电视电影配乐,甚至有专场音乐会,用AI做音乐的人和关注AI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用AI写歌的词曲作者及AI歌曲的听众,他们这么说。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曹凘源 摄影 李志强开栏语AI是一个未来感很强的词,许多人对它既充满期待,又感到焦虑:一边憧憬着它给我们带来高效舒适且更多元丰富的未来生活,一边担忧自己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在哪里。当下看,这些都是很大,可能还有些遥远的话题。
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实施AI(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正值期末,一场别开生面的AI音乐创作大赛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300余名大一新生打破专业界限自由成组,“人机携手”创作音乐,展现教学成果。记者梳理发现,多所部属高校和高职院校也已开设了AI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