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毛泽东就已经预料到,这场战争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果然,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时,中日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无法彻底打败中国军队,中国国共双方也没有办法将日军赶出去。
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是为我党培养中高级干部的主要学校,是运用马列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从1935年11月党校恢复起,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在陕北历时11年3个月,曾为我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日报》2024年5月28日特刊版面。如果你有幸见到一份延安《解放日报》,它应该是土黄色、厚实且粗糙的。有时候,纸浆大颗粒脱落造成印刷在上面的文字缺失。这种不平整但韧性极强的纸张,为党的新闻事业写下一个特别的注脚。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里,一把用红绸布束起的植物被存放进展柜。
范亚湘11937年的冬天,延安下了一场大雪,宝塔山下皎洁的一片。这天下午,整个延安都在传递着一条近乎轰动的新闻:从德国哥廷根大学回国的科学家陈康白来延安了!听完汇报,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呼地站起来,猛吸了一口烟说:“好,来得正是时候啰!
红 红色圣地的红是五角星上最亮的一抹是战旗上血色最浓的一抹是燎原烈火中最迅疾的一抹是山丹丹花丛里最鲜艳的一抹是边区老乡捧出的大枣上最深情的一抹 一抹一抹的红洇出中国革命的原色信仰之色,点亮神圣图腾马蹄声碎处,喇叭声咽里目光执著的人擦干血迹继续前进他们眼里红旗与春风正漫卷大地今天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策划了《跟着书本去旅行》之《光照延安——红色新闻山》《光照延安——献给人民的声音》两期节目,于7月26日、27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传云章于千载,存文脉至万年,如何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11月22日,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下称“复旦古保院”)迎来建院10周年。当日下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举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发言。
导读手工制作、薄厚不均的“马兰纸”到底有多粗糙?靠人力运转的印刷机怎么做到24小时不停机?大块头的印刷和广播设备又是怎么化整为零千里迢迢运到延安的?70多年前发生在这座红色新闻山上的故事,远比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更精彩、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