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夺东北地区,我军从各个地方抽调了一批主力部队前去东北,包括山东军区6万人、新四军三师3.5万人以及已经进入东北的晋察冀部队,共12.5万人,除了抽调部队之外,各地还抽调了近8000人的干部,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有着抗日战争洗礼的老部队,日后四野的7个主力师都是来自这些部队。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的三野和出自东北的四野都是我军的王牌野战军,说排名前两名也并不为过。因为这两个野战军的实力在我军中最强,因此国军在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国军精锐部队,都和他们在东北和华东交过手。他们的对手中,不乏国军五大主力和13大美械金刚等一众实力嫡系部队。
上世纪中叶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时间线上结合得很紧,1950年出兵朝鲜的志愿军队伍,其实就是解放军的各野战主力部队。1950年我军主力部队分为四大野战军,建制规模上相当于四个陆军集团军群,究竟哪一个战斗力最强呢?
那么,四野军凭借什么特点,能在五支野战军中独树一帜。又有哪些优势,令其他野战军难以效仿呢?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我国野战军部队包括5支:分别是第1野战军、第2野战军、第3野战军、第4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1949解放军整编为四个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下辖第63军,第64军,第65军,共计12个军50要人,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只有2万多人,由解放军副司令员彭德怀担任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初期只有2.7万余人,对手有胡宗南中央军嫡系精锐30万大军,西有凶残的马鸿逵和马鸿宾马家骑兵部队,北面还有老辣的邓宝珊大军,东边是黄河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