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洛阳城下。骠骑将军的旌旗节仗鱼贯入城,刘寿端坐在马背上,一顶青色华盖高悬在他的正上方,显得威仪有加。但是这华盖的杆太高,午后的烈日稍稍倾斜了角度,毫无遮挡地照在他的身上,仿佛在预示着这个少年将军的象征意义多于实用……刘寿看着高大的城池,想起往事,不觉心潮起伏。
这个还要从古代爵位制度说起,在西周建国时,为实行分封制,便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爵,作为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这其中,公爵和侯爵均是百里的封地,伯爵为七十里的封地,子爵和男爵的封地均为五十里。而位于这五爵之上的,就是周天子,封地为千里之地。
不一定,看朝代了。1、秦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儿子没有一个人封王,整个秦朝就没有封王这种事,这是因为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的是郡县制。秦始皇在世时,不仅没有封王,连太子也没有立,导致他去世后,胡亥、李斯、赵高发动政变,篡改诏书,逼死扶苏,引发了一系列动乱。
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康熙皇帝的儿子是最多的,他一生生育了35个儿子,其中24个参与了续齿,而这24个儿子的爵位也不都一样,与明朝皇子生下来就是亲王不同,清朝的皇子并不是说生下来就是王爷,他们也需要立功才能在爵位上获得晋升。
历代亲王最强封号秦王和晋王,谁才是真正排在第一的封号古代历朝历代中,封王逐渐成为皇子政治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封号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段动荡的历史和无数权力的博弈,而其中尤为著名的秦王和晋王封号为最,究竟哪个更为尊贵呢?唐朝时期,李世民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群臣的多次请求之下,终于答应正式登基,建立大明王朝。称帝后朱元璋除了将嫡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外,还将自己其他的儿子们都封为藩王。作为藩王到了一定的年纪便要前往封地就藩,并且爵位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传承下去。
雍熙二年重阳节,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因病新愈,没有参加太宗与诸王在苑中的宴席和射箭。太宗要治其罪,赵元佑以下和宰相近臣都号哭要救他,太宗哭道:“朕每读书,见前代帝王子孙不率教者,未尝不扼腕愤恨。岂知我家至有此事!”
自古以来,如何管理宗室成为摆在各个掌权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宗室力量可以是拱卫皇权的依靠者,也会成为觊觎皇权的威胁者,过于倚靠宗室力量的汉、晋爆发宗室叛乱,限制宗室力量的曹魏和明朝在王朝覆灭的时候,宗室只能干看着,毫无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