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珠三角更是重要的地区,珠三角这个名字,正是源自于珠江,散布在珠江两岸的城市,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位于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桥,更是一个超级工程,不仅为交通带来便利,也成为一个热门的景点。
从今天的广州塔沿珠江而下,有心人会发现三座外形远看极其相似的古塔,所见的首塔为赤岗塔,因所在的山冈为红色沙砾岩构造,人称“赤岗”;第二塔称“琶洲塔”,所在地原为形似琵琶的江中小岛,故名;第三塔在番禺莲花山上,称“莲花塔”。
环珠桥旧址漱珠桥畔谈风月,不亚秦淮醉梦华。被这句描写漱珠涌两岸的风雅诗句打动,最近经常出没同福路、南华路一带的我,突然对从这条从地图上消失的古涌萌生兴趣。1877年的漱珠涌和漱珠桥(网络图片)昔日的漱珠涌如何流经“河南”这片风水宝地?河涌两岸有哪些动人的故事......
南沙大桥上的车流和狮子洋水道的船舶来来往往(无人机照片,10月2日摄)。国庆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江面船舶来来往往,跨江跨海通道车流滚滚,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南沙大桥海鸥岛互通立交上车流穿梭(无人机照片,10月2日摄)。
翻阅粤港澳大湾区不长却够深够宽的历史,不难发现,跨海长虹已不是新鲜事。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随着全国乃至全球最为密集的跨江跨海大桥群陆续通车,整个珠江两岸也从倒“V”形出海口,开启了向“A”形闭环的升级之路。
中新网广州9月12日电 题:176艘保洁船守护“母亲河”:广州“绣花功夫”管理水域环境作者 蔡敏婕 成广聚在珠江航道上,一艘23米钢制双体保洁船正在水面中央进行环卫保洁工作。船体中央的传输带不断带起水里的垃圾,自动倾倒在船舱里。
珠江“八门夺海”,开放包容。熟知地理的人都知道,相比长江、黄河只有单独的入海口,有句话可形容珠江的特质:诸河汇集,八门入海。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河流入海口到沿海岛屿一带,有很多叫“门”的地名,它们大多位于江河入海口或港湾处。在粤港澳大湾区,这里的“门”分布更加密集。
在珠江航道上,一艘23米钢制双体保洁船正在水面中央进行环卫保洁工作。船体中央的传输带不断带起水里的垃圾,自动倾倒在船舱里。在靠近岸边的地方,一艘较小的新式自动保洁船上,一位水上环卫工人也不断用网兜捞起水位更浅处的垃圾。
第133届广交会正在隆重举办,万商云集的盛况再现。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也于近日开始试运营,此后从琶洲到香港国际机场约2小时即可直达,为往返香港国际机场的国际会展客商带来极大的便利。广交会展馆位于赤岗塔和琶洲塔之间,从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出发的高速客船,一路奔向出海口,还会看到莲花塔。
我相信一提到东莞,给到大家的印象就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很发达,外来工很多。这座城市常住人口有1000万左右,外来务工人员就占了600万左右。东莞除了市区外有28个镇,各个镇都有自己有优势的产业,比如厚街是世界鞋工厂,虎门是世界服装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