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记者注意到,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骗取流量和钱财。
近日据南方+记者从抖音方面了解到,针对极个别账号试图通过发布不实信息、剐蹭热点不当获利的行为,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治理“违规蹭热不当获利”言行的最新规范(下文简称《新规》)。《新规》明确表示,将对涉及利用“虚假身份”“虚假内容”“虚假营销”“虚假流量”不当获利的行为整体从严处置。
为了流量,为了商业变现,很多剧情类账号会刻意制造人设、突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会让人误以为是事实,为了治理虚假拍摆,避免作品引发错误解读,今天抖音特别出台新规,核心要求我提炼一下:1、剧情演绎、虚构情节的需主动打标,标明“虚构/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类似字眼,也像很多电视电影标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自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向媒体靠拢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 何泠瑶日前,抖音的一则新规,让不少对“卖惨”“炫富”“引战”的主播无处遁形,无数用户拍手叫好。9月7日,抖音直播发布公告称,推出新版健康分管理制度。即日起,平台将根据主播日常直播行为予以账号健康分,并依据分值对主播账号采取阶梯式管理。
“姐弟俩被抛弃靠捡垃圾讨生活”、“被前夫殴打”、在大凉山给老人发放现金做“慈善”……2023年以来,虚假摆拍事件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屡有发生。极个别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场景、道具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从而达到不当获取流量甚至变现的目的。
抖音官方近期针对直播间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包括「虚假促销」、「诱导第三方」、「挂机直播」等。之前「虚假促销」四个字听起来好像很遥远,新规一出,很多人都慌了,自己的直播间一直都或多或少的有涉及相关违规内容,尤其是“憋单”的条款,有些直播间就是靠憋单活下来的。
近日,抖音宣布更新关于规范表达的内容创作规则。新规规定,对违规视频和账号,平台将持续加强提示甚至警示,如反复出现,则将对其进行处罚。据悉,自2022年8月以来,抖音已针对不规范用语现象下发了1400多万次提示和1970万次精准提示,采取了上线“发文助手”等7项措施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