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学今年60岁了,一直在某企业担任高管,虽然是民营企业的高管,但年薪每年也是几十万,现在要退休,意味着自己每年的几十万年薪的日子结束了,即将过上拿着养老金的退休生活,这对于忙碌的一辈子的人,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25年退休,企退人员还会有视同缴费年限吗?在2025年办理退休的企业参保人员,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也越来越少了,毕竟各地的企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时间都是比较早的,那对于工龄比较短的企退人员来说,都是没有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工龄的,但对于工龄能够超过30年的企退人员来说,视同缴费年限也是能够认定的。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是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视同缴费年限定义:指职工或个体参保人员按规定应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
不管是在办理退休待遇核定的时候,还是自己进行养老金测算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个词,视同缴费年限,很多人对视同缴费年限不是很理解,其实用大白话来讲,视同缴费年限其实就是养老金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以视同为职工个人缴费年限。
自国务院发布国发〔2015〕2号展开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人社部发〔2015〕28号(以下简称28号文)和人社部规〔2017〕1号,结合劳社部发〔2001〕13号,形成了改革前后国家层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体系的基本
社保知识,小龙虾今日分享第1142期,欢迎关注!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许多人总是道听途说,了解了枝枝叶叶,甚至是枯枝败叶,就以为知道了许多!许多人的一些认知,无知到了极点!今天给大家普及下。注意:以下内容均有法律依据支持,而不是个人没脑子的臆想!接受任何质疑,但要有相关依据!
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一个词,那就是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纳年限大家都懂,就是实际缴纳社保的年限,很多人其实对于视同缴费年限没有概念,其实视同缴费年限也是计算养老金待遇比较重要的一环,那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怎么认定?
国企单位职工,如果查询到自己97年及之前单位和个人缴费均为零的话,结果会有两种。第一种是:该参保者所在地的社保,97年的时候还未开始实行全员统筹,也就是还未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因此该参保者97年之前的社保缴费,单位和个人均为零。因为社保统筹时间最晚的年限是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