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梦回故里,多少次想下决心逃离大城市。可是每一次都没能如愿以偿,每一次也在各种理由中让自己继续拥挤在城市。家乡却慢慢成为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家乡的路、家乡的景、家乡的人都变得陌生,每次回去都怀疑自己还是不是这个地方长大的人?但是各种条件却让我们无法再潇洒自如的回去。
经常刷到网上一些人说:农村凋敝无人,大面积的土地撂荒无人耕种,我认为北方一些农村人口减少是客观的,但要说土地无人耕种是没有根据的; 请你告诉我那个地方的地无人种,多少亩,是旱地,水地,坡地,还是盐碱地?有准确地点和数字吗?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为了点流量跟风乱说,贩卖焦虑。
11月20日,田家圪旦新村最后28套安置房钥匙交到群众手里,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迄今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项目宣告成功。11月20日,人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德胜泰村党群服务中心楼前广场休闲。 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田家圪旦村拆除前的一处房舍(6月8日摄)。
中新网兴安盟7月4日电 题:从“空心村”到“示范村” 内蒙古这座村庄变身“明星村”中新网记者 张玮夏日清晨,微风习习,阿木古郎河、洮儿河、归流河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交汇后,流向远方……一辆辆旅游大巴接踵而至,游客们刚在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落脚,就被眼前的美
来源:中国经济网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在今年天灾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的情况下,顺利实现粮食产量“九连丰”,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自2010年至2020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从360万个跌至270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地处陕北高原的新民村,正经历着这八十分之一的消亡历程。土地最后的守护者56岁的薛尽义还没想好怎么与亲近了三十年的土地告别。
最近回乡祭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一个晋西北小山村,在村街上走,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人,零星能看到几个烟囱冒着烟,很多闲置的院落已经杂草丛生,窑洞也坍塌一半,恰逢寒冬,好多老人躲在家里,统计只有10来个老人,再过几年又是个无人村。满目苍凉加重了内心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