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世家大族逐渐形成。两汉时期,世家大族发展形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形成世家大族的重要成分之一是由军功世家贵族化而来的的功臣世家,自军功爵制实行后,出现了一批“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的军功家族。
贞观六年,李世民跟宰相房玄龄聊天时说道:“最近朕听闻山东四大姓氏,明明已经家道中落,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依仗先辈的功绩,夸耀自大,子女结婚时总喜欢大肆向亲家收取彩礼,把好好的一场婚礼搞得跟贩卖人口似的。
这种概念不仅产生,而且深入人们的思想,并且根深蒂固,即使“国”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家”的概念要更加符合人心一些。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却发现,世家往往要比一个皇朝流传的时间更长,这是为什么呢?
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发展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由几个核心家庭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这便是一个大家族亦或者说是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