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代表国内水下机器人敏捷性最高水平,也是国际上唯一真实近海环境下的水下机器人竞技高端赛事。纷纷下海,一边要躲避海浪造成的设备不稳定,一边要防备螺旋桨扬起的沙石,各队各显神通,随着机器手臂的一次次摆动,被发现的扇贝、海参、海胆等海珍品真的是一个都跑不掉。
2021年2月初,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群成功让海洋机器人学会了团队协作,流畅的典型任务演示顺利通过了海试验收,这也标志我国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
全球首次,中国成功研发跨介质飞行器,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历时一年多,研发出两架既能上天也能入海的潜空跨介质航行器,分别命名为“长弓1号”“长弓2号”,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试飞成功,两款航行器分别采用了固定翼和折叠翼结构,均能够迅速跨越水空介质,在空中稳定飞行,在水下隐蔽航行,全过程全自主,无需人工控制。2005 年, 洛马公 司开展了潜射无人机鸬鹚的研制, 并于2006 年11 月 完成了溅落与回收验证试验 。
近日,“深海多面手”——“海翔500X”深海无人潜航器首次实现大深度高速潜航。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成功完成深海航行与作业海上试验。
来源:【竞舟】下潜深度可达200米,配备多种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提供准确、实时的海洋数据和图像。近日,记者来到东海实验室海洋机器人技术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白继嵩正和团队成员给“第三代防灾减灾水下机器人”的传感设备做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