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近400年里,朝鲜的地图册都是由一幅山海经天下图,一幅中国图,朝鲜各道图组成。传统朝鲜地图集当时的典型内容包括:一幅标题为Ch’ŏnhado的世界地图,一幅朝鲜地图,朝鲜八个省份地图以及邻国地图——中国、日本以及琉球群岛。
为展示海外黄河舆图珍藏,深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7月29日下午,齐鲁书社于山东会展中心3号馆山东展区举办了《海外藏黄河舆图集》新书分享会。分享会现场,齐鲁书社王路社长详细介绍了《海外藏黄河舆图集》一书的出版过程、框架结构及出版价值。
1997年12月,北京图书馆出版了由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制的《舆图要录》,对北京图书馆藏6827种中外文古旧地图,从图名、著者、版本源流、绘制及出版年代等方面一一进行介绍,为研究地图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舆图要录》中记载河南省清后期至民国年间地图共470幅,且大都绘制于清后期及民国年间。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是一部壮阔的地图也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皇朝中外一统舆图》26册线装古籍,大清地图/清代地图,清代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苏州经香阁藏本,沈敬学谨署背景介绍初为胡林翼在湖北巡署任内请邹世诒、晏启镇绘制。
【编者按】在新作《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中,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试图告诉我们:古地图是探索亚洲形成史和反思现代性的关键一环,他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
古代用乾坤指天地,乾是天,坤就是地的意思,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这是中国最第一件彩绘的世界地图,诞生于明万历三十年,可笑的是,到大清时候的时候, 皇帝不知道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连哪个国家在哪个方位基本都不清楚,白白浪费了前朝已经有这么准确的世界地图,真是可悲又可笑的时代。
来源:光明日报 《京杭运河图》局部 周洽等 《姑苏繁华图》所绘万年桥 徐扬 《乾隆南巡图》中的清口运河枢纽 徐扬 大运河的往昔流传于文字间,也定格在图像里。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长期贯通,衍生出一系列绘画。
8月29日是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在遥远的古代,我们国家就非常重视地图的制作,地图在那时被称为舆图,它与户籍、律令等资料一起,记录了全国关塞险要、户口多寡、特产风俗等情况,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蜀道,作为自古以来联通关中与四川的交通要道。它在古地图里是怎样呈现的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藏珍稀黄河古地图整理与研究”负责人、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1674年比利时人南怀仁绘《坤舆全图》局部(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尺幅108*72厘米)古地图,中国古代认知世界的图像文献,肇于先秦,经秦汉以后发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春正月。《皇舆表》是清康熙年间喇沙里等奉敕编纂的历史地理学年表类著作。全书共十六卷,按照京师、盛京及十四布政使司划分,以县为核心,取材正史、政书、方志等,上考所属,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对内阁学士蒋廷锡说、皇舆全览图、朕费三十馀年心力、始得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