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1月9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符晴 朱文青)每天24小时待命,10分钟赶到病人身边,院内急会诊、危重病人抢救、查房、手术、病房各种行政性事务……作为医院的总住院医生,面对当下的新冠重症高峰,医院内到处都有他们奔跑忙碌的身影。
每天24小时连轴转,电话响个不停,不管白天黑夜,院内急会诊、危重病人抢救、查房、手术、病房各种行政性事务……医院到处都有他们奔跑忙碌的身影,在医院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老总”,他们就像医院24小时待命的“救护车”,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
“很突然,我去金华前,是开车到医院集合的,所以车也留在了医院。回来后,我们去不了医院,在三区外下车,自行回家。”4 月 22 日,浙江省肿瘤医院组建了一支 200 多人的核酸采样队,支援拱墅区核酸采样。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明 记者 刘峻)在南京禄口黄桥村,来自南京市中医院的两名90后女医生赵瑾和马好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天,她们每天要在蒋家村、余家村、汪家村3个自然村奔波,负责上门采集核酸样本,电动车成为她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电动自行车现在是很多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来,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易发多发。驾乘人员是否佩戴头盔,头盔质量的好与坏,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近日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钱萍是上海某妇产科医院的麻醉医生。疫情期间,地铁线路暂停运营,钱萍买了一张共享单车的月卡,决定将骑行纳入下班行程,每次单程都超过20公里。钱萍觉得,在天气条件和身体状况都允许的前提下,骑行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潇湘晨报 刚过去的11月,王麦(化名)骑电动车送外卖,跑了20公里,挣了110元。更多时候,王麦在无影灯下操作手术、在病房里为患者查体、在实验室做研究。作为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王麦正经历各种困难:繁重的学习任务、年龄逐渐增长的焦虑、无法预知的从医道路。
刚过去的11月,王麦(化名)骑电动车送外卖,跑了20公里,挣了110元。更多时候,王麦在无影灯下操作手术、在病房里为患者查体、在实验室做研究。作为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王麦正经历各种困难:繁重的学习任务、年龄逐渐增长的焦虑、无法预知的从医道路。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8月19日中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病风湿病科医生李志刚刚给患者做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来到急诊科,询问一名患者的伤势,得知该患者已迅速转往了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在医师节这天早上,李志在上班途中遇到了这名患者昏迷倒地,随即施救,为其争
刚过去的11月,王麦(化名)骑电动车送外卖,跑了20公里,挣了110元。更多时候,王麦在无影灯下操作手术、在病房里为患者查体、在实验室做研究。作为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王麦正经历各种困难:繁重的学习任务、年龄逐渐增长的焦虑、无法预知的从医道路。
王麦(化名)正在为病人做手术。王麦(化名)利用业余时间送外卖。组图/受访者提供作为一名年轻外科医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年龄增长的焦虑都时常困扰着王麦(化名)。为了放松,又因为喜欢骑车,王麦选择在业余时间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