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卖小哥来说,餐品送达时,拍照留证很重要,这个是很多外卖小哥的共识,但是取餐时也一样要用心,这样做可以减少订单配送中的很多麻烦,下面是以本人自身的经验总结的5个取餐时的细节问题,希望大家都能注意一下,让配送更顺利。
日前,上海市闵行区餐饮门店违规向消费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被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查获,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普法教育并处罚金1万元,该案为市场监管部门承接商务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行政处罚权后的全国首案。
九派新闻注意到,近日,社交平台上多名消费者吐槽买奶茶点“无需餐具”不给吸管一事。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消费者点外卖时会勾选“无需餐具”这一选项,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从源头减量的方式积极参与环保。
今年一月,“升级版限塑令”正式在全国生效,规定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鼓励主动使用可降解餐盒、可重复利用餐盒(具)。新规实施之后,目前餐饮外卖行业在包装与餐具上进行了哪些替换升级?记者在北京进行了探访。
一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降解时间可能长达500年……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规定也被业内称为“禁管令”。
如今,外卖已成为不少人的“日常标配”。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许多消费者在点外卖时会勾选“无需餐具”这一选项,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最近有许多市民反映,即便勾选了“无需餐具”,商家还是会提供一次性餐具。随之而来的是,手边堆积的一次性餐具越来越多,反倒成了另一种浪费。
近期,一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2020年全国外卖垃圾中塑料垃圾重量约16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160万吨塑料垃圾,大约需花费24.5亿元。
一家咖啡店内设置提示牌,向顾客说明为何不再提供塑料吸管;上面还写着,自带随行杯购买饮品立减4元。有的饮品店向顾客提供纸质吸管。部分沙拉店商家使用牛皮纸袋代替塑料袋。外卖店家使用纸质碗身、铝箔盖子组成的易拉碗盛装汤类食品。
食品与排泄物的话题又一次引发关注。近日,一则“男子爬进原料仓疑似小便”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发布者称,事发地为青岛啤酒三厂,该视频发布后迅速受到关注与热议。(图片来源于网络)青岛啤酒官方随后回应称已报警,相关部门也已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目前,“小便风波”真相有待权威部门揭开。
香港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法例生效后,有连锁超市使用纸盒替换原本的透明塑料盒包装刺身寿司,被顾客质疑买寿司变“抽盲盒”,无法看到食物质量。香港环境及生态局24日回应争议表示,在超市出售已包装的食物,即使堂食也可使用透明塑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