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接连发布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向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破格入围资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比如,中山大学为单科成绩符合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的学生提供了破格入围考核的机会。
来源:【重庆日报网】6月12日,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育的生态建设路径论坛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举行。来自北京、深圳、江苏、西安、广州、重庆等地的60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了一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月14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生源基地高中校长论坛在茶山校区生物医药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以“探索高中—大学贯通培养途径,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来自浙江省内11个地市重点高中的校长、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作者:马东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发全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关注。对于新加坡高等教育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应然之举,又是回应全球复杂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重点也从满足工业时代的知识和技能所需,转向满足数字时代的创新思维、数字素养等高阶能力需求。进入AI时代,中小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当前,各界对一个关键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标准化”教育形态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