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旦角四大流派梅尚程荀,给中国观众留下一个世纪的惊艳绝响。尚小云开宗立派后,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不远千里来西安收徒扎根,自此在西安留下一脉正宗枝叶。7月10日,这一段京城与西安的京剧之缘再度续接。两位京城名旦来到西安拜尚小云得意弟子孙明珠为师。
可以这么说,京剧的行当一直都是那几个,可是涌现出的京剧演员凭借自己的表演和独特唱腔,尤其在49年之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今天就浅谈京剧演员的唱腔变化,这个问题只要是听戏的人应该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戏没以前好看。
#头条创作挑战赛#注:文中插图素材均源自网络,侵删。梅花奖的全称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旨在表彰戏曲、滑稽戏、话剧、歌剧、舞剧等艺术门类中在表演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按,年满46周岁之前为限)戏剧演员。
一、杨菊秋与杨菊芬1、杨菊秋(1904年~1987年),京剧女演员、京剧教师。杨菊秋杨菊秋,是杨菊芬二姐,16岁从王瑶卿、李宝琴习艺,她身材窈窕,扮相妩媚,不仅擅长青衣,而且精通花旦,其唱功、身段、跷工、眼神,在同时代演员中亦为佼佼者。杨菊秋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能戏甚多。
继6月初在上海逸夫舞台连演三晚尚派京剧大戏后,“伶歌三叠”韩宜珈尚派京剧专场7月6日至8日又移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尚派青衣韩宜珈三晚连唱《玉堂春》《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汉明妃》,引发京城戏曲界广泛关注,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12月11日,冬日暖阳再次照耀山城,步履匆忙的人们也忍不住驻足,想让照在脸上、肩头的暖意停留得更久一些。此时,位于魁星楼10楼的重庆京剧院排练厅内,也别有一番热闹。副院长周利正为年轻演员毕艺琳、章乃方讲戏,她们将一同饰演《十三妹》中的侠女何玉凤。
本书为陕西省喜秦传统戏剧文化研究会会长秦岩、秘书长王静整理编撰,时间跨度自1906年起至2023年止,囊括了这100多年来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京剧发生的大部分事件。该书不仅包括了陕西省京剧院、西安京剧团、汉中京剧团等专业院团的成立历史,也包括了一些知名京剧票社、社团的活动情况。
“台下的观众能够从台上角色中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完美在艺术中找到慰藉,希望观众能够与台上人物同悲共喜,度过难忘的三晚。”6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海京剧院尚派传人韩宜珈将连续三晚演出尚派剧目《玉堂春》《大探二》和《汉明妃》。
荣春社是由尚小云先生创办的京剧科班,荣春社共办两科,学生以荣、春、长、喜四字排名。第一科以荣、春二字,第二科以长、喜二字。荣春社开办10年,培养了尚长春、尚长麟、徐荣奎、马长礼、杨荣环、孙荣惠、景荣庆、钮荣亮、李荣威等诸多京剧名家。
“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虽然有百余名弟子,但是,真正继承尚派艺术、唯尚戏为始终的,却寥寥无几。时至今日,我们常见于舞台上的尚派剧目屈指可数,《昭君出塞》《失子惊疯》《汉明妃》《四郎探母》等屈指可数。尚小云王瑶卿曾对“四大名旦”有过“一字评”,对尚小云的评语是一个“棒”字。
8月10日,云南省京剧院一级演员辛苑将携尚派名剧《梁红玉》亮相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参加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辛苑工青衣、刀马,先后师承李喜鸿、王志怡、滕莉、韩福香、邢美珠、张艳玲、尚慧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