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2025 年开年,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行业监管动作频频。1月 17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新规”),小贷行业迎来重磅新规。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规亮点颇多。
回顾2024年,助贷行业可谓挑战与机遇同行。业绩分化、资产承压、利率挑战、严峻监管形势下,不同梯队机构,也有着不一样的应对思路和发展策略。从机构反馈来看,今年整体的感受是,行业分化明显、获客成本高企、利率挑战持续,在此背景下,机构资产竞争更为激烈。
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会同相关部门处置一批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清理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处置处罚力度。
记者从网信中国获悉,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会同相关部门处置一批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清理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
每经记者:陈植 每经编辑:马子卿日前,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与建立健全联合惩戒制度,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本报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日前,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以下简称“广东省小贷协会”)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与助贷机构开展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指出,各小贷公司应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违法违规“助贷机构”的套路。
近期,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融资收费专项检查,对群众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有关问题线索进行了核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对有关突出问题进行了暗访督查。
又到年底,“两节”在即,媒体揭露的非法助贷机构活动愈发频繁,暴露的非法助贷案例也不断增多:不少朋友会无缘无故地接到非法助贷机构介绍贷款的电话,更有不少金融消费者陷入了非法助贷机构精心设计的“借贷陷阱”。何为非法助贷组织机构?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事关小贷公司助贷业务风险,有地方组织已经开始关注。6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广东小贷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与助贷机构开展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称,各小贷公司应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违法违规“助贷机构”的套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恩慧2025年开年,小贷行业迎来重磅新规。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强化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本次新规亮点颇多,不仅明确了禁止小贷公司从事助贷业务,还规定了网络小贷单户贷款余额上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