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31日电 5月29日,贵州省2024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黔东南州黄平县召开。参会代表来到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退化林修复项目和新州镇晒金石村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项目建设点,看黄平县如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来源:【多彩贵州网】本文约2415字,阅读约需6分钟关岭县新铺镇金龙村皇竹草种植项目。关岭县委宣传部供图核心阅读石漠化是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之一。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月6日,2024年贵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上,贵州省林业局提出2024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营造林任务280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3.3%左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350亿元。
人民网贵阳2月18日电 2月18日,贵州2025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介绍,2024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286万亩,首次在年度内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年治理石漠化887.83平方公里,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48%。这得益于贵州营造林提质增效等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记者近日从息烽县自然资源局获悉,预计总投资975万元的息烽县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正加快推进建设,施工方抢抓造林季节,目前已完成退化林修复5000多亩。依托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治理区域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能力,筑牢息烽乌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贵阳8月15日电 (李丽萍)8月15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关岭自治县探索实施石漠化治理关岭模式。2015年至2020年,石漠化面积由666.9平方公里减少为254.9平方公里,石漠化率从45.4%降低至17.4%。
3月14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新华社贵阳3月17日电(记者骆飞)三月春风暖,陶营村漫山遍野开满了樱桃花。放眼望去,小路蜿蜒交错的樱桃林里,随处可见人们踏春赏花的身影。在粉红色的“花海”里,人们尽享美好春日时光。
三都县贵州省黔南沅江源区(东部)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水源涵养项目自2023年年初开工以来,为抢抓营造林的季节,县营林技术指导站的全体职工节假日不休、赶工期、赶进度。截至2023年8月,已完成该项目退化林修复2.57万亩,完成工程量的85%,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今年5月,贵州统调新能源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上万个光伏阵列和风机分布在全省各地。发展的同时,如何让光伏产业与贵州石漠化治理协同并进,发挥光伏产业生态功能?让我们走进黔西定新农业光伏电站一探究竟。
石漠化治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退化现象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越来越多的困扰,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作引起高度关注。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的贵州关岭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就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光伏+石漠化治理项目。
3月29日,记者从贵阳市林业局获悉,贵阳市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息烽县二标段,以及开阳县、清镇市的标段已于近日开工,标志着贵阳市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动工。
来源:【绿色贵州】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治理成果,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新雷山。雷山县采取多举措推进石漠化治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一是科学规划设计,精准实施治理。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始终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针对不同区域石漠化严重程度和土地性质,采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未成林补植补种等措施,全力构建“生态关岭”,被贵州省林业局评为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南方典型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
来源:【绿色贵州】为做好2024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按时完成草地样地监测任务以及做好石漠化调查,6月19日至22日,省林业局在威宁县召开贵州省2024年草地样地调查暨石漠化调查省级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