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经济恢复性增长,一些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合肥、郑州、杭州、成都、深圳、上海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均实现了超过10万人的增长。此外,广州在2022年常住人口罕见下滑后又重回增长,北京常住人口止跌回升,为近年来首次。
《202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月21日正式公布。数据显示,至2023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相较于2022年底,户籍常住人口增加10.54万人。而这个增量,要归功于2020年后上海人才落户政策的多次更新,特别是对五个新城落户政策的松绑。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 2024》。数据显示,2023 年全年出生人口 902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39‰。去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0967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208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48‰。
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朱民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地区的数据,不仅客观反映了上海人口的基本现状以及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十年上海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进程。
各地2023年的人口主要数据陆续发布,在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下,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等大城市依然保持对人口的吸聚能力,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年,人口加快向这些大城市流入。大城延续人口吸引力3月19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40.
2021年,浙江常住人口增量最多,达72万人,人口增量超过广东,列全国第一;细看浙江人口数据,2021年浙江全省出生人口为44.9万人,死亡人口为38.4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仅为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跌至1978年以来新低,但外来人口流入量很大——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充足,产生大量就业机会,不断吸引着人才流入,去年人口增量达23.9万人的杭州是代表性城市。
上海市政府在5月1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对外披露,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0895人,与2010年相比,十年共增加1851699人,增长8.0%,年平均增长率为0.8%,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4%下降2.6个百分点。
随着国内经济恢复性增长,一些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合肥、郑州、杭州、成都、深圳、上海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均实现了超过10万人的增长。此外,广州在2022年常住人口罕见下滑后又重回增长,北京常住人口止跌回升,为近年来首次。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专章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可见人才之于浦东新区、之于上海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近期,多地陆续披露 2023 年的人口数据。截至 4 月 11 日,已有 28 个省份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澎湃新闻通过梳理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后发现:东部省份在常住人口增长中依然占主导,合肥、郑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在常住人口增长中的表现同样亮眼。
5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媒体看新城”嘉定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嘉定新城聚力布局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引领性产业,加快推进“联影Town”“上海械谷”等标杆园区建设。目标到“十四五”期末,三大引领性产业完成总产出4500亿元。
3月21日,《2023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正式公布。至2023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相较于2022年底(2475.89万人),增长11.56万人。
今天(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相较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了52万人。不过,低生育率、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剧等人口问题仍然严峻,在上海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