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入伍后,在漫长的服役历程中,可能会有诸多机会,而第一次机会便是新兵下连时的岗位分配。比如我在南京上了四年军校,学的军事新闻专业,同学被全军分配,去往各军兵种,有的在报社,有的在省会城市,我则去了西藏,一待就是十年,直到正营时复员回来。
经历了授枪授衔、集体宣誓等难忘的“成人礼”后,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的新战士们就等着下连了。但对于该旅新兵来讲,预想的下连却突然“拐了个弯”:一纸通知下发,要求他们先不下到战斗连队,而是到特种训练营进一步“加钢淬火”。
图为新兵下连前与指导员相拥落泪送别。 王晓波 摄图为下连后班长教新兵叠被子。 华蕊 摄 图为下连后班长与新同志畅谈。 华蕊 摄 图为带队去训练场。 华蕊 摄 图为女新兵身穿蛙服操练匕首操。 华蕊 摄 图为新兵班长示范攀爬水平梯。 华蕊 摄 图为新兵战术训练低姿匍匐前进。
其中分为两个阶段的训练,一个是新兵入伍的基础训练,于一九八零年二月底结束,就面临一次新兵分配;每周上五天理论课,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自习课,周六是政治思想教育课,周日休息,每天感觉上课还是比较紧张,当天的课程,晚自习要求要消化,一周一小考,如这周小考成绩不及格者,那么遇上团放影队到三区放电影,就在教室自习,就不能到操场去看电影,那时是路天坝电影,在那个时期文化生活是很匮乏,除了有电影看,其他就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了,我们当时也没有电视看,再加之我们当时的三区用电是自己发电,三区营区里还有昆仑山上换防下来休整的一个营,以及一个家属院,这个时间团电影队来放影的次数相比较多点,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团放影队来放了二十八场电影,因为是昆仑山留守处休整营,要在六月二十几号去昆仑山上换防值班,上了昆仑山看电影就很少了。
在应征之前,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在天安门广场值勤,在边关哨卡、风雪高原、喀拉昆仑站岗巡逻的画面,也曾无数次的想象自已当兵后或守卫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重要部门,或守卫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重要桥梁和设施,或在内蒙古、黑龙江等边境线上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