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是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她系出名门,祖父是东汉开国重臣邓禹。她自幼聪明伶俐,好读经史书,不喜女红,家人便跟她开玩笑说她一个女孩子不好好学女红,读这么多书会嫁不出去(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东汉有一位皇后,本不该被忽略,却经常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并不像历史上其他有政治谋略的女性一样,得到后世的更多关注,至今,许多人对她的名字感觉很陌生,实际上,这位皇后自25岁那年成为太后之后,执掌天下近20年,即使她权欲过重,不可否认的是,在她的治理之下,东汉王朝顺利地度过了天灾
元兴元年,汉和帝去世,年仅24岁的皇后邓绥成为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16年的生涯。邓绥出身南阳邓氏,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之女,因此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与诸位哥哥一起学习,熟读《论语》、《诗经》等书籍。
邓绥(81年-121年),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东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
她不仅美貌惊人,而且从小喜欢读书,6岁就能读《史记》,12岁便通晓《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貌美才高的大家闺秀,在十几岁时被选为秀女入宫,可谓一入宫门深似海,万丈深渊永不回,此后的几十年她历尽了宫廷争斗,朝堂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