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觅搜集,承平宁抗日烈士纪念馆的展品越来越丰富建起承平宁抗日烈士纪念馆的农民李铜大山深处的承平宁抗日烈士纪念馆,不断迎来参观者大山深处,密林丛中,一幢普通的砖房由于新的身份而备受关注,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这里,便是位于承德县五道河乡的承平宁抗日烈士纪念馆。
李铜,中共预备党员,艺术设计学院数媒1801班学生,曾任校融媒体中心电视台台长、艺术设计学院2020级助理班主任,现任数媒1801班班长、辅导员助理、艺术设计学院兼职团委副书记、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10年间,他因自费修建“承宁正在为参观者介绍承平宁抗日根据地历史。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建厂沟村地处三地交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抗日战争期间,此地为抗日军民打击日伪统治,提供了天然屏障。一个个口口相传、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自小在李铜心里种下红色种子。17岁时,李铜辍学回家,成了牛
来源:微信公众号“党人碑的熟人茶馆”(ID:dangrenbeigongzuoshi)图源 网络1933年,13岁的张广胤小学毕业,正想着考上中学,出人头地,可以实现人生夙愿:“长大了一定要替母亲报仇,把父亲打个半死才解恨!
抗日英雄,是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几秒钟过后,两声枪响,“小学生”消失了,而川岛谷川的心脏部位却多出了两个窟窿,倒在了血泊中。80年后的一天,一位叫李安甫、身高仅有1.2米的老人,穿着笔挺的军装,戴上沉甸甸的勋章,如愿来到天安门广场,他俯身亲吻五星红旗的那一刹那,感动了无数人,不禁让许多人对这位抗战老英雄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4月17日上午,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承平宁抗战纪念馆举行“承德市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承德县人武部政治委员田臻主持揭牌仪式,承德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李德坤,承德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梁世芳、科长付强,原公安部调研员邢立明,承德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爱钧,县革命老区促进会
题:为中国梦强军梦汇聚力量——承德市国防教育用好“三大平台”实现“五进”梁世芳。河北省承德市国防教育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基地、各类学校、文化广场“三大平台”,本着“突出重点对象、扭住关键抓手、拓展教育领域、创新方式方法”的原则,重点实施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推进国防教育对象、时间、地域、要素和手段“五个全覆盖”,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