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永锡桥,茶马古道上必经的桥梁。聆听一段丰富而鲜活的马帮故事。一座老建筑就是一段故事。永锡桥位于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是湖南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锡桥,是茶马古道上必经的桥梁,是“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旅游探险之路,更是一条传承、开创之路。2022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安化县启幕,这既标志着“益山益水”从茶马古道全新出发,也喻示着益阳文旅将为“益美益阳”担起新使命。
摄影:杨勇图说: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永锡桥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长83米、高13.8米,宽3.7米,清·光绪七年(1881年)建成,修建时间达7年之久,现存的48块石碑上,有捐资者姓名的就有40多块。2013年,永锡桥成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数千年来,这条路上,不知有多少商队在这条路上沉默地行进着,那声音在山谷、溪流和村庄中回荡,形成了一种融合了各族和文化的融合。今天,茶马古道上的蹄痕依然清晰可见,廓桥横跨小河,依然矗立于风雪之中,似乎是在缅怀那段岁月的风光。
新华社长沙5月28日电 题:台湾茶人在茶马古道探寻中华文脉新华社记者阮周围茶室内清香氤氲,独得一隅幽静。经过沸水冲泡,杯中黑茶散发出独有的松木香味,轻吹茶汤,享受唇齿间留香。这是台湾茶人方六合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安化黑茶,湖南益阳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属于六大基本茶类中的黑茶系列,是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安化黑茶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被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创制出安化黑茶。
来源:【华声在线】安化县东坪镇马渡村,游客在马渡桥游玩。(资料照片)廖建毅 摄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军 苏原平【核心提示】安化县东坪镇马渡村距县城18公里,境内有马渡风雨桥、网红鱼鳞滩、官印岩、欧阳宗祠等景点,该村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马渡调查”的发生地。
直升机穿梭在云霄之中 让游客领略安化的青山绿水之美 百花寨景区供图游客在星空露营基地享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时光 云台山景区供图乘坐邮轮的游客正在用手机记录安化夜景 万福山景区供图晨享日出云海,夜赏漫天星空;漫步千年古镇,体验黑茶文化;坐上邮轮,沉浸式感受安化的夜晚……这个暑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的永锡桥。该桥是安化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木构风雨廊桥。资料照片 安化县江南镇思贤村思贤溪上的思贤桥。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丰 摄 安化县东坪镇马渡村马渡桥。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劲夫 摄 曹辉 杜立 益阳安化,麻溪水畔,落日斜处,立着座桥。
中新网湖南新闻1月24日电 临近春节,湖南各地的新春文旅大餐正在陆续“上桌”,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和“文化+科技”的沉浸式游玩体验,将传统民俗和现代科技、创意相结合,营造浓浓年味,丰富游客体验。长沙世界之窗。
古道马帮 (摄影:谌继先)中国人最极致的表达在古道边:“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芳草萋萋的古道似乎就是历史的代言人。它们沉默无语,却能刹那引起共情,山河故人,家国情怀,那些消失在历史时空的往事似乎还能穿过古道,向我们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