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历史上的孔子不仅不是文弱书生,还能文能武。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有名武将,而孔子本人也血性十足、文武双全,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危害大的事情,孔子说话往往非常直接,比如面对“不守礼”的老人,他会狠狠训斥:“老而不死是为贼”。
提到孔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论语》,因为这本书从小就出现在我们的各种课本里,主要内容就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各种言行,体现了许多儒家思想的精华,直到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孔子说: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第一,“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
“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一个家庭假如都没有想到父母,先想到孩子,那么这个家就不吉祥。因为孝道传不下去,所有的成人都想着这个孩子,那这个孩子的就会觉得,家里面都要为我着想,我最大。人家不为他着想,他就发脾气,而且成人所有对他的照顾,他慢慢的觉得是理所当然,是应该的。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是孔子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骂的还是他的老熟人原壤,骂他的时候,还顺便照着他的小腿敲了一拐棍。孔子为什么要骂原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贼是小偷吗?原壤是与孔子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但是,二人的处世风格完全不同。
想要儿孙健康的就多施药这就是唯亲善人再讲到孝顺也一样很多人很孝顺给父母买很多补品买不必要的东西甚至办酒席祝寿世人看来是热闹其实是不孝因为损了父母的福报人家过个寿就要杀生那么多民国时有个老人死了他儿子办宴席三百桌过几天老人家就托梦来说本来我可以去天上好好享福的但因为你杀孽过重导致我在地府审判还出不来可见虽然花的是儿女的钱但却在损掉老人家的福报父母花很多无谓的钱也是损孩子的福报这也是天道无亲所以不要给小孩庆生日小孩能读书父母不要骄傲太早到处宣扬要对孩子严格一些对他成长大有益处过分浪费钱给孩子都损孩子福报更何况很多人在公司里头浪费甚至国家单位里头浪费都是损福报的很多人都想着轻松赚钱却不知道这也是在透支福报不长久我们要有自知福德浅薄无福消受的概念很多东西别人给的起但我们的福报不一定能用的起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生就会少很多痛苦和烦恼 《人民日报》曾发文怒斥还在沉睡中的大学生上课时不是发呆睡觉就是玩手机课余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剧沉迷游戏图书馆里没有你的身影运动场你更是从不迈进去⋯⋯职场上这样的人也同样不在少数上班时踩着点走进公司大门下班前一小时就心不在焉玩玩手机刷刷微博手里的工作能拖则拖实在拖不了就勉强自己加个班但一定要发条朋友圈问你见过深夜十二点的写字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