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火爆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整齐的联排三层小楼,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鲁源河环抱之中,千年古村鲁源新村成了乡村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曲阜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从村口拾级而上,造型别致的文化街区映入眼帘。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7日讯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俄罗斯报评论员扎杰拉·斯维特兰娜在接受闪电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相通,非常希望能去山东看一看。
这是一座精致宜居的幸福之城,这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品质之城,这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城,这里是孔子故里,圣城曲阜。传承千年文脉,焕发全新神采多年来,曲阜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各方人士将聚集于此,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借鉴文脉悠长的中华智慧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6月8日拍摄曲阜孔庙和孔府局部。
你眼中的山东是什么样子?从黄河入海到五岳独尊,从泉水潺潺到麦浪滚滚,15.8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有岱青海蓝的诗意风光,也有市井长巷的人间烟火。请跟随我们的航拍镜头,忘记城市的喧嚣,远离地面、直冲云霄,俯瞰齐鲁人家生活着的这片土地,感受正悄然发生着的时代变迁。
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朱睿怡 韩婷通讯员 张艳 曹楠夜幕降临,蓼河河畔灯火璀璨、光影交错,桥身被五彩灯带扮靓,静谧的河水在灯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一条条画舫驶过,层层涟漪在游人们的心中荡漾开来……2024年国庆长假临近,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蓼河两岸人群熙攘、热闹非凡,“灯火蓼河里”文商旅
2023年6月8日无人机航拍曲阜市尼山圣境。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新华社济南6月25日电题:孔子故里曲阜:儒风雅韵融于城市品格新华社记者 张昕怡盛夏时节,鲁西南曲阜,古树成荫,名木成行。在孔府、孔庙和孔林组成的三孔景区,参天古木见证历史年轮,印刻岁月脚步。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在山东济宁,有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小城。沿着青石板路前行,孔夫子的谆谆教诲在耳畔响起,这里便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乡,曲阜。孔庙大成殿。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孔子已经成为响亮的品牌。
“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孔庙、孔府、孔林,依然是人们缅怀先师、纪念先贤的精神殿堂。本期节目让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穿越时空,共赴千年文化之约,来曲阜孔府、孔庙开启儒家文化寻根之旅。
“扫描树干上的二维码,就能用手机看古树的故事。”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庙,杭州游客陈瑜正仔细阅读“先师手植桧”的简介。这棵相传为孔子亲植的树木,通过现代电子设备,向游客讲述着它见证的2000余年沧桑历史。
来源:【人民网】游客游览三孔景区。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人民网济宁10月2日电 (记者王天乐)中秋国庆假期,山东曲阜的三孔景区迎来了客流高峰。据了解,三孔景区在中秋国庆节前三天接待17.4万人。国庆节当天人数达到了78117人次,本年度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6313655人次。
新华社济南1月28日电 题:孔子故里过文化年新华社记者张昕怡春节期间,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的“黄河大集”上熙熙攘攘,“00后”非遗爱好者王欣秋把“仁、义、礼、智、信”等含有儒家文化的字句制作成丝弦画,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萌夫子”展位上,手持《论语》的孔夫子面塑憨态可掬。
什么是“三好”?在山东曲阜,有一种独特的版本:“好邻居”“好家庭”“好商家”。今天,这里举办“好邻居”“好家庭”“好商家”评选颁奖,三十多人登台披红挂彩,百姓关注,很是热闹。(一)曲阜,孔子故里。曲阜明故城内,孔庙东墙有一条小巷,名曰“阙里”。这一街名的年纪,比孔子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