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GDp统计是在市场化改革和价格改革中引进的美式经济学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只有实物统计,所以上世纪六十年代的GDP数据,并非严格的统计,是价格低估或高估下的换算,是否准确,不得而知。
#喜欢笔者内容的朋友,特别感谢您能加关注,并谢点赞、收藏、分享,谢谢!#作为全球唯一一个从未断线的文明,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经济总量“应该”一直在世界上占据前列,但是似乎从来没看到过一个系统的文字呈现过具体的数据,因此我搜集了一些文件资料,形成了这篇文章。
GDP网图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前言GDP是国家在一定时间段生产活动成果的直接体现,所以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要知道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可谓是呈现飞一般的增长。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原创稿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对外公布,经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这意味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度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个一百万亿,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之前看到一篇阅读点击量超过9千万的网络文章《太强了!中国历代GDP的世界比重》,文中给出中国历朝历代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大致为:汉朝26%,隋朝70%,唐朝58%,宋朝有说80%,有说85%,元朝极度下滑,但仍有28%,明朝万历时期又高达55%,说少点也有45%,清朝割地
近日,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长时间坐着不动的成年人,可以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可降低死亡风险。通过分析来自四个国家的9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4.4万多中老年人,研究显示,每天久坐不动的时间(≥10小时)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有关,久坐时间越长的人死亡率越高。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近期,“南北经济差距”的话题又被炒了起来,诸如“大南方时代”“南方全面碾压北方”“南强北弱”等声音再次充溢网络。如何看待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南北经济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我国GDP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网上说仅广东一省的GDP就超过俄罗斯一个国家,这个说法确实令人振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GDP也只是反应了一个经济指标,国家的强盛需要多个指标综合评定。
**福反对不生孩子模式下经济增速还能保持的论调,所以提出上述观点,因为能消费必然是因为自己和他人有着能够为人所用的生产,而少生孩子减少了生产者和让生产者生产有用的消费者,那么三化不出口就只剩产能过剩了,个人是靠产品价值而不是产品的自产自销生存的除非没有任何过剩产品或分工,生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