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讲一下灵字草书古人比较常用的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当然这种字型也是按照灵的繁体字的字形来写的。首先看一下灵上半部分雨旁的写法,在草书里面绝大部分都是这样写的,之后下半部分就简化成类似于一个横加三个点儿再加一个横了。
字源:本义为“神灵”。字的上部表示细雨迷蒙,也表声。下部金文原作示、王、心。小篆才有巫的或体,用于跳舞降神字形演变: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靈简化成灵:同音假借,灵不是在简化运动中生造的,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靈的俗字。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元朝第一书法家。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神、仙、精、灵、妖、魔、鬼、怪,是如何定义的?比如一个小动物,生下来是畜生类,却努力修成了人类,虽然晋升了一级,追求是美好的,但违背了自然规律,可幻化成人却不是真正的人类,称为“妖”。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神,神通、神秘、精神,它是一种通达内外的神秘力量,也指生命所具有的精神力量。《玉篇》:“灵(靈),神灵也。”《大戴礼》:“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灵,神灵、灵通、灵验(似与占卜求雨有关),它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