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马娜是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她所在的心内科有一半以上都是女医生。作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从医近40年的马娜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在手术日,穿上铅衣、戴好铅帽、系紧铅围脖的她们,犹如一个个“重甲战士”。
9月29日,是第24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相知用心”。为了提高大家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心脏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脏,预防心脏疾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心脏。
在这个粽香四溢的传统佳节——端午,家家户户沉浸在龙舟竞渡、艾草驱邪的喜悦之中,我们深知,健康才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在这样一个温馨时刻,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以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技术,为每一位急需救治的患者搭建生命的安全桥梁。
2月14日下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室,身穿手术服的李敬田正在为病人手术。59岁的他刚刚结束当天第27台手术,却依然毫不松懈地站在手术台前。“李主任的腰有伤病,有时候根本直不起来。”在同事的眼里,李敬田就是一名“拼命三郎”。
当手术病人因为麻醉药物“睡着”时,生命的形式就不再是平日的言语与欢笑,而是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血压、血氧显示的曲线和数字成为生命最真实的反应。此刻,只有麻醉医生时刻关注着这些生命数据。手术医生只需全神贯注地做手术,而麻醉医生则需要管理病人在整个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一分钟都不能松懈。
我的心跳,靠金属支架维持。我的生命,靠打击犯罪延续。你这辈子,有没有为自己的理想拼过命?我不畏惧深渊的凝望,只想永保家园安宁。我叫颜海龙,我是一名便衣警察。近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参会代表中,有一位来自广东汕尾的民警,他叫颜海龙。
3月6日,马娜准备穿铅衣为患者手术。 穿上铅衣、戴好铅帽、系紧铅围脖……被患者称为“铅衣天使”的马娜和她的同事每天都是这样在介入手术室开始自己忙碌的一天。 今年59岁的马娜是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她所在的心内科有一半以上都是女医生。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吴靖)中国羽毛球队的17岁小将张志杰异国比赛时突然晕厥,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生活中突发的最“凶险”危急重症——心脏骤停再次进入民众视野。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院外心脏骤停发病率为97.
2024年6月6日是第12个“中国房颤日”,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预防和减少房颤等疾病的发生,6月6日,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联合静安区中部医联体成员单位,举办“关注老年房颤,捍卫老年能智”科普宣教活动。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今年9月29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这是呼吁全球公众提高对心脏健康意识的重要性日子。心血管疾病被视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达3.
心脏,作为生命的动力之源,如同一个精密的泵,通过持续的收缩与舒张,不断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为身体提供能量。然而,心脏可能会因为种种压力、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等原因而遭受损害。有一种疾病,它悄无声息,却能瞬间夺走生命,它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梗”。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田媛媛、孙明霞)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心脏作为身体的“发动机”,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近年来,职工突发心脏骤停猝死事件呈频发、多发、年轻化趋势。
暴雨中接力守护“心跳”老人倒地,“国家级”救援队出手网友:人民路口“史上最安全”蔡大爷暴雨中倒地,李红刚正在为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通讯员 供图 7月4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73岁的蔡大爷康复良好,医生表示,7月5日他就可以出院回家。 听到“回家”两个字,蔡大爷感触良多。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范憬怡 赵晓华 刘明辉 曾星怡7月4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73岁的蔡大爷康复良好,医生表示,7月5日他就可以出院回家。听到“回家”两个字,蔡大爷感触良多,几天前,暴雨中突然心跳骤停,蔡大爷倒地不起。
黄河新闻网运城讯(记者张琦)心脏,作为人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犹如一座不断运转的发动机,为全身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而那些致力于守护心脏健康的医生们,则如同那些精通机械、细致入微的工程师。
在守护生命的赛道上,120急救人员是分秒必争的冲刺者,只为守护每一个心跳的奇迹。如何抢抓黄金救治期?市急救中心通过数字赋能跑出了“智慧急救”加速度。“天津120视频急救”微信小程序在今年年初试运行后,6月正式上线,我市院前急救正式进入“视频呼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