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过程中我相信很多钓友会发现,有时在上推或下拉浮漂时,明明调整了两三目或者更多,但是实际钓目却没有变化,造成钓友浮漂越调越迷茫,鱼越钓越懵圈。今天我来跟各位钓友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我们先说一下造成浮漂目数变化的原理。
经常看空军文章的人都知道本人有一个万年不变的开头,其中说明了现在1.4亿钓鱼人的数量,这个数量放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也是相当炸裂的,现在可以把世界上90%的国家按在地上摩擦,但是为什么说钓鱼运动会走下坡路甚至消失呢?
我今天就想给只学到皮毛的钓友分享一下,把邓刚钓鱼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突出出来,让这些钓友明白,只要把这个环节的含义吃透了,把具体方法拿捏死了,从思想深处悟出门道了,在实际操作上做到位了,那我敢保证,在有鱼的水域,你就不会输给周围的钓友,你一定会是当地的钓鱼高手之一。
一、钓位的变化“夏钓早晚”这是钓鱼人的一个共识,钓谚说“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夏钓时,因早晨的气温水温适宜,岸边近处浅水区饵料丰富,所以钓位选在这里钓获会不错。太阳升高后的每天9点钟以后,气温水温迅速上升,鱼就不适应了,纷纷游向水温较低的地方。
夏季雨水丰富,水中食物大量增加,鱼类觅食活动积极,食欲旺盛,是钓鱼的大好时节。对于气温变化对钓鱼的影响关注的不太多,钓鱼老司机都容易犯这方面的4个错误,经常岀门的时候看着天气不错,到达熟悉的水域,很好的老钓位却钓不到鱼,鱼仿佛是一夜之间消失了。
在野钓中,取得好鱼获的方法是唯一的,即选个好钓点,连续多天续窝守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如同土话讲的:钓鱼没有巧,只要天天搞。但是如果要追求钓鱼的效益,或是降低走空的几率,则需遵守一定的规律。在多年无数次的野钓实践中,我发现了4个可以称得上是定律的钓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