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5月4日电 (叶秋云)“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走进福州市马尾区,修复改造后的百年船政文化遗产正以中国船政文化城的形式映入眼帘。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城,前来参观、游学的市民、游客、学生络绎不绝。
中新社福州5月3日电 题:百年船政焕新姿作者 叶秋云“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正值“五一”假期,远近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福州市马尾区,追寻百年船政的历史文化。5月2日,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城吸引游人络绎不绝前来参观。
新春游福州,又添新去处!18日,位于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正式开园。升级后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以及活化利用的船政书局、轮机厂、绘事院、铁胁厂等全新亮相,生动讲述中国向海图强的“船政往事”以及百年薪火相传的船政精神。
1879年9月9日入夜,船政衙门后方的莺脰山上,突然射出了一柱明亮的强光,灯光所及,山下的船政衙门、学堂、厂区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这个特别的夜晚,船政的技术人员在船政天后宫前广场上点亮的是一盏特殊的电弧探照灯,这是中国人自己独立使用电力照明的最早记录。
此次博物馆经过对展览、场馆进行全面升级,一批新征集的重要文物也第一时间进入陈列,例如“古田”号船名牌、罗经、车钟,解放军二十八军修船厂所用工具等,都将首次与公众见面,全国首部船政裸眼3D影片以及大量体现船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造船成就的舰船模型也将首度亮相,全方位展现1866年创设船政至今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奋斗足迹。
今年是罗星塔重建400周年。近期,设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罗星塔重建400周年专题展成了暑期热门打卡地。展览以“罗星胜迹 溯古及今”为主题,首次全面、系统地讲述罗星塔的历史文化,展示罗星塔及其所在地的发展变迁。小朋友们在展览现场了解罗星塔的故事。
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在此交汇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就是福 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出现在课本上的宝藏风光01福州“榕城”福州福建省省会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别称“榕城”,简
光绪二十四年闽浙总督许应骙奏准设局,局址福州洪山桥,初名福建银元局,又名南局。光绪二十九年船政大臣崇厚奏准设局,三十一年七月开工,初名福州船政局铜元局,又名闽关铜币局,局址福州马尾福州船政局内,是年合并。
洋务运动,这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改革浪潮,曾在清末风起云涌。李鸿章、左宗棠等大臣们在列强环伺的压力下,竭力推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和经济改革,建立起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工矿企业和航运公司。汉阳铁厂、福州船政局、招商局……这些名字曾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希望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