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书籍和阅读对人的意义,就如同流淌的江河,源远流长。如果说,读书是个人的修养;那么,建筑则是城市的修养;而图书馆,则是建筑中的修养。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月12日起试行新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苗苗报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服务有新变化!记者获悉,2月12日起,中图试运行新的借阅规则,调整文献外借册数、借期及续借次数;3月1日起试运行读者卡积分管理办法。
甲骨?青铜器?粤人书画?近百年前这两位朋友,在通信中谈天说地,上关国家民族之命运,下至日常生活之牵念,或以著作、拓片相互酬赠,或交流铜器字画收藏信息,更有大量关于藏品真伪、编书校图的学术探讨。他们是什么人?近百年前的学人又是如何治学、收藏和交游的?
2025年元旦将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策划推出新年音乐会等14项精彩活动,并在元旦当天正式开放全新服务区域——文学馆,与广大读者一起悦迎新年。其中,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及多位作家将向该文学馆捐赠文学图书,丰富其馆藏。
阳光讯(记者佟怡)陕西省图书馆是全省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9月,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省图最初名为陕西图书馆,附设于西安梁府街的学务公所内。1915年,迁至当时的闹市区南院门。1927年,更名为陕西省立中山图书馆。
西安城里,从西大街沿南广济街向南走在路东有一条街道叫南院门。现在一般西安人都叫它南院门儿,但是上年龄的人多数还是叫它南院门。在西安的方言里边,把门口的区域叫做门(读作:毛儿,读的时候第一个音又快又重,儿化音要拖的长一些)儿。南院门就是南院门口的区域和道路。
出了北城门5公里,就是文化氛围浓郁,洋溢着乡土气息,淳厚而新鲜的一条不太深邃的沟道。沟口略窄,沟内塌台峁相拥,坡沟相济,起伏交错、跌宕有致、曲径通幽、古树参天,天然形似仙家造世时赐予的“宝葫芦”,乃是一方风水宝地。
前言本系列照片所拍摄时间全部为1932年夏季。一些外国旅人带上他们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由河南省黑石关一路向西前行,最终到达甘肃省会兰州城途中的所见所闻。照片的内容包含了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古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抗战影视剧照本文约10300字,阅读需要时间约45分钟文字┃高原追风图片┃网络自拍“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是杜甫《兵车行》长诗的起句。每次读到或者想起这句诗,就勾起年少时已经留在脑海中的“关麟征”这个名字。
以城市之名,观丝路古今。2023年7月至8月,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丝路之城·一梦动古今”展览在少儿部二楼展厅展出。展览选取10座极具代表性的丝路城市,展现古丝绸之路的趣味历史与灿烂文化,引导广大读者纵览古今,再续丝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