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陈景润之子陈由伟回到父亲的母校厦门大学,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分享说,陈景润曾为了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两次拒绝在世界数学大会做45分钟主题发言的邀请,始终用实际行动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厦门大学校园里的陈景润雕像。 沈世豪摄/光明图片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头版转载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资料图片陈景润著《初等数论》陈景润著《组合数学》陈景润和华罗庚(右)在一起。 资料图片【大家】学人小传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
不少数学著作又大又厚,携带十分不便,陈景润就把书一页页拆开来,随时带在身上,走到哪里读到哪里。像华罗庚的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有一块砖那么厚,陈景润就是一页页拆开,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读了30多遍,几乎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由于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徐迟采写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用了两个半版转载、加编者按转载,在举国上下引起极大关注,一时间,街谈巷议的全是陈景润,可以说,红遍全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83年,陈景润在反复斟酌之后,向组织提出了三个请求。令陈景润没想到的是,该申请被邓小平同志知道后,他就迅速告知秘书,一周之内解决!陈景润是谁?他又提出了什么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