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 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基因缺陷导致的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我国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区。防控地贫,重在筛查,因此通过筛查和产前诊断阻止重症地贫患儿的出生是首选预防措施。
2020年5月8日是第27个世界地贫日,今年的主题是“地贫防控 从婚前孕前开始”,为进一步加强地中海贫血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地贫防控知识的认知水平,聚焦科学防治,正确预防地贫,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世界上大约有1.9%的人带有地贫致病基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重庆、湖南、四川、贵州以及香港等地常见,广东省每年新增超过1000个重型地贫患儿,地贫患儿通常在1-3岁左右出现症状,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户籍人口地贫基因携带率约为16.8%,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名携带者。
10月14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地中海贫血(地贫)专病咨询门诊正式开诊。开诊第一天便迎来了一对同时携带α地贫基因突变的年轻夫妻,他们在当地进行了孕早期地贫筛查,发现地贫基因型均为—SEA/αα,即均为轻型α地贫携带者。根据遗传方式,胎儿存在25%的概率为重型地贫患儿。
兰州晚报讯 2024年5月8日是第31个世界地贫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地贫,筛诊治并重。”“地贫”到底是什么?与普通贫血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预防呢?5月10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地中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