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4月30日清晨,一阵歌声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传出。原来,这天是白血病小朋友睿睿(化名)的8岁生日,也是他迎接“新生”的日子——睿睿顺利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出院了!
2021年2月,小杨在古交市的一家医院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2021年6月,小杨来到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做了第一次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之后,医生对小杨进行了靶向治疗、供体淋巴细胞治疗等,小杨的病情暂时得到缓解。然而,一个月之后,小杨再次复发。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慧2月11日上午,46岁的林女士(化姓)在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出了移植病房的大门。经过30多个日夜的分离,林女士与家人再次相见,一家人相拥而泣。林女士也成为太和医院血液内科蛇年首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舱的患者。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娟 记者 张宇)近日,南京鼓楼医院血液内科为一名72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实施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顺利出舱。据悉,这是南京首例70岁以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患者在移植仓内。红网时刻新闻10月7日讯(通讯员 周承 李杰妤)近日,岳阳市首例单倍体父供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在岳阳市中心医院顺利出院,各项指标恢复良好,血液科现场所有医患都为他的成功喝彩!
记者 于佳霖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姜宗延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马俊杰带领团队顺利为一名68岁患者完成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不仅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标志着烟台毓璜顶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再上台阶。
2月7日上午,患者李先生(化名)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送上锦旗,重获新生的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作为无锡市首例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李先生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血液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3日电(记者 齐浩男)近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来喜讯,附院血液内科高大教授团队完成了内蒙古首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脐带血干细胞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在神经系统修复领域、罕见病等多个新应用领域的科研进展受到广泛关注。南都记者从19日至21日在穗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脐带血大会”获悉,脐血干细胞在助力基因治疗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血液内科,上演了一幕生命接力。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小陶住进了病房,她带着拯救父亲生命的坚定信念,成为这个特殊故事的主角。据了解,小陶的父亲于今年年初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中华骨髓库未找到适配供者的情况下,小陶毅然决定成为父亲的供者。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 为更多治疗提供可能,保存和储存脐带血的资源已经成为医学界乃至社会的共识。2023年5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脐带血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3月7日,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第98天,6岁老挝女孩妮娜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走出了移植仓,迎接她的将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这是广西开展的首例外籍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也是广西跨境医疗服务的一次成功尝试。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血液内科,上演了一幕生命接力。现读六年级的陶明(化名)暂时放下学业,带着拯救父亲生命的坚定信念,来到医院。今年初,陶明父亲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中华骨髓库未找到适配供者情况下,陶明毅然决定成为父亲的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