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不久前,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广东大力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在“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全国党媒平台—黄埔工作室】10月20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湾区明珠、汇智前行”机器人产业圆桌会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建言献策,推动广州开发区构建开放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加快打造湾区“机器人之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根据2023年底印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广东正在算力、算法、数据等方面继续发力,到2025年有望实现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我们两款人形机器人计划在第二季度开启交付,全年预计交付量1000台,这是根据现有客户订单确定的数字。”刚刚结束一个大模型交流会,李卫铳又赶着参加集成电路的调研活动。李卫铳是广州首家人形机器人主机厂里工智能的CEO。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华轩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首届“和而泰”杯机器人挑战赛总决赛在该校广州国际校区举行。此次挑战赛是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对双创人才培养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教育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
【观察剖析】应更加注重“机器人”中“人”的属性“广州有很深厚的工业基础,在研制人形机器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陈小奇认为,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广州的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制造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深的沉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近日,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概念继续走强。资本热情再次给行业添了把火,也将《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科幻远景拉到了近前。1月15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人形机器人”成为会上热词。
作 者丨丁莉编 辑丨李振图 源丨图虫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的经济新动能在多个层面上有迹可循。2023年,广东省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创出2018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其中,大量资金投向了技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
华南理工大学设在广州国际校区的共有9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智能海洋装备、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9个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六大学院,那么,华工国际校区6大学院的培养特色是什么?
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是广东改革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广东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总量迈上14万亿元的新台阶。新的一年,面对动力与压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经济发展如何“顶硬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 7月29日,广州黄埔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上半年亮绩亮诺亮牌活动暨中国纳米谷二期开园活动,超180项重点工作现场亮相,“黄埔绿色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8个重点项目入驻中国纳米谷二期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