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情,情深而正。与阳明同时期,亦是明代大儒的湛若水是阳明的同道之友,青年时共同讲论圣人之学,阳明曾给湛若水赠诗云:“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
本文基于《周易明意》意哲学的角度研讨阳明易学相关材料,力图穿透学界之前对阳明易学的文本诠释,并借助《周易明意》意本论哲学境界来领“悟”阳明易学材料与其心学哲学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意本论角度深入剖析和建构阳明心学“良知”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关键词:王阳明 易学 良知 意本论 文 悟。
《茶与美》《物与美》《民与美》(柳宗悦 著徐艺乙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书影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茅,茶种类的丰富性更是举国无双。福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全世界的红茶,流行于全国和东南亚的乌龙茶,都诞生于福建,同时,福建也留存着丰富美妙的茶具文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就在哪里。新时期如何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5月17日至18日,来自全国12个省市高校、研究机构的3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
作者:李卓(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注重发展和完善理想人格,强调由道德实践的功夫修养成德,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特性。“功夫”由此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有标识性的核心语辞。
近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队伍在各地以实际工作为抓手,开展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立体化”学习宣讲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通过宣讲与互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充分在基层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