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总说贷款要量力而行,因为贷款逾期的后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所以我们每个月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资金,搞清楚自己每个月到底需要还多少钱,避免因为不会规划资金导致的逾期,那么如果我们借了10万,一个月需要还多少钱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活跃,诉讼纠纷不断出现,其中利息问题仍是民间借贷争议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出台了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2020年两次进行修正,在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及新旧司法解释衔接适用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这里检察官带你了解民间借贷利息相关问题,助力
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逾期利息的处理应当区分以下不同情形:另外,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年利率在24%以内的,是受法律保护的,这部分利息必须要还,年利率介于24-36%之间的部分,是自然债务区,这部分双方可以协商还款,如果还了,法院不支持要回来,没有还可以不用还,年利率高于36%的部分,属于违法利息,这部分可以不用还,还了可以要求对方返还给你。
实际生活中,诸如当事人文化水平、法律知识等各种因素,致使借贷双方书写的借条很不规范,或者利息约定不明确,或者没约定借期内利息、逾期利息,或者约定的利息过高等等,从而当出借方要求借款方还款时发生争议,甚至诉至法院。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利息计算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今天,我们通过未央法院吕艳法官审理的一起案件,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原告宋某与被告朱某、张某系多年朋友。自2012年起,二被告多次向原告借款,并陆续偿还了部分款项,后双方就借款金额及利息发生纠纷。
借助网络平台从事民间借贷,从中赚取利息收入,此类借贷是否有效?近日,常熟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此类民间借贷案件,最终认定该出借行为属非法从事金融业务,借款合同无效,利息约定亦无效。基本案情小钱与小美均系某网络平台的注册用户。
碍于情面、不顾自身实际经济情况,通过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等方式出借他人款项,这样能行吗?近日,南京鼓楼法院发布一起案例,一名男子出借的款项属于“套贷转贷”,部分钱款没能要回,于是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借款合同部分无效并作出相应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