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又出现了一新型的暴力养殖行业,大叔在山脚下养殖了1000只的小动物,听说一年轻松就可以收入30万。究竟养殖的是什么?看视频的网友是不是也非常的好奇?跟着我的镜头一起去看一下。来到了大叔在这边的养殖基地,他是在山脚下盖了有两个这样子的大棚,面积不是很广。
来源:农村大众报 春意浓浓的田间地头,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张官屯村种粮大户王利讲起了今年春耕的新鲜事:“这片麦子到目前还没施过化肥,只用了镇里免费提供的沼液,长势却明显比其他地块好。”笔者看到,王利所指的试验田麦苗呈翠绿色,分蘖多,明显比田埂另一侧施了化肥的麦苗粗壮。
虽然已经入冬,但在江苏丹阳其林村,“裴村长生态农场”的养殖基地里,一只只毛色鲜亮的土鸡正漫步山林间自由奔跑,它们被散养在有十一个篮球场大的山岗林地。在其林村党委书记裴连汉的带领下,靠着诚信和不服输的韧劲,其林村村民们抓住了林下养殖的好“鸡”遇。
走进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的红富超标准化笼养肉鸡养殖场,干净整洁的鸡舍内,常亮的照明灯柔和舒适,防疫员正忙着给鸡苗打疫苗,一幅欣欣向荣的忙碌景象。“我们的鸡苗主要是从湖北科宝育种有限公司采购的白羽肉鸡,生长周期在50至56天,4栋鸡舍年可出栏肉鸡5批40万只。
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8日电(通讯员 薛霄)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引导带动一大批农户走上增收致富路。走进小圩镇下黄村永利种养殖家庭农场,大棚内脱贫户马永利正拿着蔬菜投喂一只只毛色雪白的兔子。这些兔子在他精心喂养下个个膘肥体壮,大部分称重可达10斤以上。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近年来,正安县杨兴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牛、肉鸡养殖等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024年3月,杨兴镇杨兴社区养殖户郑继财引进21头肉牛发展养殖。
新华社 池塘养鱼是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但南京科奥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鲈鱼却全部“游”进了大棚,大棚里一个个底部由水泥浇筑、不锈钢材质的罐子,就是鲈鱼的养殖池。“一个养殖池水体只有大约50立方米,产量却与3亩普通鱼塘相当。
近年来,三穗县滚马乡找准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把发展肉牛特色养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在滚马乡下德明村贵州三穗黔山农牧贸易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正悠闲地吃着草料。
红网时刻9月6日讯(安乡站记者 郑靖涛 潘 一洪)水蛭俗称蚂蝗,一提起这软乎乎的生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害怕、恶心,但它却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因其养殖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养殖水蛭成为安乡下渔口镇和丰村经济发展的“蛭富路”。
中新网梧州7月28日电 (孙金昌 徐石兰)近日,记者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镇南安村一家种养专业合作社看到,毛色鲜亮的青头鸭成群结队地在池塘、树下嬉戏,负责人杨伟芬正忙着撒玉米,呼唤鸭群“回家吃饭”。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喂养青头鸭。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依托各村资源禀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靶向发力、一村一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特色经济,推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走出了符合各村发展实际的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5月15日,渭南青年网走进渭南高新区龙背街道东风村、北史村实地观摩村集体经济。
来源:河北日报 6月13日,景县青兰镇后赵柏前村黄粉虫标准化养殖棚内,工人在整理筛选黄粉虫。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在农村,有人养鸡养猪养鹅,可养虫子的您听说过吗?在景县青兰镇后赵柏前村,一条条小虫子成为当地人的养殖“新宠”。村民们不仅靠养虫致富,还赚上了外汇。啥虫子这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