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新华社科伦坡12月26日电通讯|中国企业助力斯里兰卡绿色发展新华社记者伍岳陈冬书在斯里兰卡中部城市康提,几台水质监测设备正在运行。当地科研人员称它们是斯里兰卡水质监测系统的“基石”,为保障附近民众的饮用水质量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保障。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12月17日,参观者在斯里兰卡康提举行的“气候韧性下安全供水论坛及中斯环保展”上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摄12月17日,参观者在斯里兰卡康提举行的“气候韧性下安全供水论坛及中斯环保展”上交流。
近些年,我国和斯里兰卡在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2015年,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成立,一批批中国青年科研人员来到斯里兰卡,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当地人才,这其中就包括来自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的青年科学家——姚景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餐厅经营者与送餐机器人“贝拉”和清洁机器人CC1合影。采访对象供图在广东省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Walker X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全街,一台智能扫地机器人正在进行清扫作业。
来源:极目新闻编者按:2025年,被业内称为机器人产业化元年。无论是春晚舞台上的“流量担当”——会跳舞的机器人,还是哈尔滨亚冬会上再续冰雪奇缘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已经开始站到全球科技舞台的中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近日,中国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助力中亚国家工业现代化成为全球热点,30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中亚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区”,我国将与中亚多方着眼后疫情时代,继续提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释放口岸和跨境运输潜力,培育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数字金融、电子商务、绿色能源等领域新增长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的华侨华人欢乐春节庙会上,机器人为游客送上中国茶水。新华社记者 许咏政摄近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当地居民在多元族裔喜迎欢乐春节活动中展示中国书法作品。孟韬摄(新华社发)近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学生在中小学春节联欢节上体验中国书法。
这些“不怕累”的机器狗(四足机器人)充一次电可工作4-6小时,“骨骼清奇”轻松爬到泰山顶,化身“显眼包”向游客整花活,翻跟斗、倒立行走、招手、拜年礼……瞬间吸引游客拍照打卡,网友纷纷赞叹科技的力量,纷纷表示心动:“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骑着机器狗爬泰山,岂不是无敌的存在?
新华网昆明7月29日电(刘馨蔚)7月28日,为期6天的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历程中,南博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区域合作的舞台上。
7月24日,来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14个国家的驻华高级外交官,以及多家联合国驻华机构、跨国公司、中国“走出去”企业等单位代表齐聚山东临沂,出席共建“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交流“一带一路”产业发展成绩和经验,探讨深入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
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 题:从南博会看我国经济向“新”力新华社记者浦超、丁怡全、董博怀正在昆明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无人机、机器狗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展区和商品受到参展客商的高度关注,每个展区都吸引了众多客商参观,展现我国经济的蓬
光明日报记者 阮紫嫣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吸引了3000多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人数创历史新高。各国记者盛赞中非合作成果,期盼中国引领全球南方走向现代化。在新闻中心,菲律宾《马尼拉时报》记者安娜正用英语与仿生人形机器人志愿者“小柒”聊得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