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军营,在军营,我看见…… ★雷场终结者绽放在雷场的壮美青春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抚平战争留下的伤痕他们无畏无惧,敢与死神过招搏斗 11月3日,中越边境云南段排雷誓师大会,400余名排雷官兵庄严宣誓。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他们向雷场挺进,进行实地作业。
多型号地雷组成的混合型雷场,颇让工兵头疼,它们或深埋地下,或藏在石缝里,或掩于溪边。 (张绮琳/图)几乎每天,广西凭祥边民梁文波都会从“雷区”的警示牌旁走过,战时的埋雷,就如同荆棘树,竖起了一道“铁篱笆墙”。
扫雷官兵手拉手走过“死亡地带”。本报记者 严 浩摄冬日的滇南边陲河口县,阳光煦暖。12月9日上午,中越边境云南红河段已排雷场移交仪式,在河口县桥头乡薄竹箐雷场隆重举行。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的军地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桥头乡各族群众齐聚雷场,亲眼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广西军区某边防团三级军士长杜占龙入伍15载,数十次参加边境排雷行动,10余次经历生死考验走向雷场,用行动践行忠诚■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陈建文 王泽杜占龙(中)带领排雷小队完成排雷任务走下雷场。陆苏宁 摄深冬时节,中越广西边境友谊关旁的右辅山上怪石嶙峋,丛林密布。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严浩 田元程俊辉,生前系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扫雷三队一班下士,1994年5月16日出生,2012年12月从重庆长寿入伍,曾任第14集团军某旅工兵连十四班副班长。2015年7月参加中越边境第三次较大规模排雷行动。
当途经陇海铁路线渭河峡谷时,火车紧贴着高陡山体,沿着渭河东流的方向急速前行。“所有人员注意,K420次列车接近,停止作业。”5月4日11时20分,中国铁路兰州局定西工务段新阳镇桥隧养修工区班长、“排雷队”队长陈文武通过对讲机提示。八名队员接到命令后,如“蜘蛛侠”般挂在岩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