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与现代医学概念中的“亚健康”极为相似的应该是气虚了,气虚主要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症,中医讲的气虚就是办事力不从心、神疲懒言、动则气短、面色少华、脱发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的,都可以吃点野山参补补。
鳝鱼,又名黄鳝、海蛇,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肉或全体。我国除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秋日鳝肥肉嫩,正是服食的大好时节。中医认为,黄鳝性味甘、温,入肝、脾、肾经,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止血之功。适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体倦乏力,产后恶露不尽,小儿泄痢,风湿痹痛等。
导语:不管阳没阳,提醒大家:多吃3肉3菜,补足营养,增强免疫身体强健!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外,还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来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助力身体早日康复。
这个膳食方子来自于清代李文炳《仙拈集》,这本书又名《李氏经验广集良方》,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材料:藕粉50克,白茯苓10克,白扁豆 10克,莲子10克,川贝母3克,新鲜铁棍淮山100克,白蜜少许,牛奶200毫升。
今天是24节气中的处暑,这个时节的最大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伤胃,所以这个阶段的养生重点,便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汤,是中国人日常食谱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食补养生方式之一。处暑前后多喝点汤,可以润燥养胃,提高身体对秋老虎的适应能力。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随着天气不断变冷,对于那些体虚,或者虚寒的人来说,会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内热,出虚汗,风一吹就会打哆嗦,异常怕冷,手脚也凉,脾气呢更是容易急躁,尤其是一饿就会感到心慌心悸,胃痛腹痛,面色也经常无华等。
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是感觉身上没劲,身上的小毛病就没断过,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中药黄精的几种搭配,从头到脚帮你调理身体。中医上讲虚则补之,而黄精性味甘平,走脾、肺、肾三经,既能补气阴,达到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