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丁飞 徐菁 王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考古自2020年启动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来,已提取、保护大量珍贵文物,新发现和研究成果生动展现着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漆器纹饰与图案的信息提取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8日,备受关注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向社会发布第二阶段发掘成果。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有新进展,记者从武王墩考古队获悉,截至目前,已发现上百件青铜器,涵盖鼎、簠(fǔ)、缶(fǒu)、鉴、壶、钫(fāng)等,器型种类齐全,并且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尤其是发现的三件青铜甗(yǎn),同类不同款,"折叠腿儿"甗(yǎn)更是罕见。
2020 年开始,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淮南市博物馆组成武王墩联合考古队,开展对武王墩墓地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周边战国晚期高等级墓葬调查、发掘资料整理、多学科研究工作同步进行。
“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5月20日,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宫希成介绍。武王墩一号墓为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葬,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是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
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武王墩一号墓展现楚国礼乐文化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万建辉)“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武王墩考古获重要进展墓主人身份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等6个项目入选。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最近,考古界最大的“网红”,莫过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这是经科学发掘,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今年3月进入椁室发掘阶段。
2月22日,文物部门人员在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项目现场设立的阶段性考古成果展参观调研。随着武王墩墓野外考古工作结束,淮南市积极推进武王墩与寿春城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合并立项,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加快启动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设施(博物馆)建设,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焕发新光彩。
而此前,“武王墩”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5月18日,央视“穿过历史找到你”直播了这口铜鼎顺利出土进入实验室的过程,19日,经过一天的清理和保护工作,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在直播中表示,经过实验室内的再次测量,该铜鼎口径达到88.9厘米,超越“楚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