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的黄河滩涂湿地,成群结队到这里越冬的候鸟,在黄河边栖息、觅食、嬉戏。“每年冬天都会有14万只至16万只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区域飞抵这里停歇,2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也连续多年来这里越冬。”东明县林业局局长孙书华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来源:经济日报位于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的黄河滩涂湿地,成群结队到这里越冬的候鸟,在黄河边栖息、觅食、嬉戏。“每年冬天都会有14万只至16万只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区域飞抵这里停歇,2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也连续多年来这里越冬。”东明县林业局局长孙书华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黄河,是许多钓鱼爱好者聚集的垂钓圣地,鱼种丰富,经常有人钓起大鱼。近日,河南郑州一位钓鱼爱好者在黄河垂钓时,碰上鲤鱼群,钓起数尾大鲤鱼——这些鲤鱼鳞片金黄、鱼尾鲜红,看起来非常的漂亮,这位钓鱼人称是罕见的“正宗黄河鲤”...
鲤鱼在我国是传统的吉祥物,无论是烹饪食用,还是钓鱼人都喜欢把鲤鱼作为目标鱼。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恰巧有人送几尾鲤鱼来,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由此可见,以鲤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就已经很明显,更早的周朝也有兴有鸟、鱼之瑞的记载。
黄河全长五千多公里,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其中穿越河南境内有692公里,位于“豆腐腰”的位置,水浅河床宽,泥沙含量很高有大量的沉积,如在河南开封的黄河段,河床已经比开封市区高7-10米,黄河水被两岸的大堤夹在中间从开封城汹涌而过,如同“天河”一般,这就是著名的“开封悬河”,李白若在世一定会对“黄河之水天上来”有更深刻的印象。
文 | 李金良若给济南名菜排序,第一名非糖醋鲤鱼不可。九转大肠、爆炒腰花也贵为济南名菜,且名声在外,但在济南人的婚庆喜宴上,压轴大菜一定是糖醋鲤鱼,九转大肠、爆炒腰花则不见其踪。糖醋鲤鱼排名第一,不虚此名。济南人吃鱼,鲤鱼最受青睐。
位于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的黄河滩涂湿地,成群结队到这里越冬的候鸟,在黄河边栖息、觅食、嬉戏。“每年冬天都会有14万只至16万只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区域飞抵这里停歇,2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也连续多年来这里越冬。”东明县林业局局长孙书华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晓磊为整合济南市黄河鲤鱼产业资源,推动全链条协同发展,助力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2月28日上午,济南市黄河鲤鱼产销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办,这标志着全市黄河鲤鱼产业正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迈进。
千年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百态“动态”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由开封博物馆提供这幅国宝级画作中不仅有烟火袅袅的街头市井其中也蕴含了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清明上河园内的铜雕板清明上河图。
9月17日上午,闪电新闻客户端联合区县融媒推出“我家住在黄河边”全省联动直播,走进山东沿黄9市,多视角报道黄河两岸生态大保护、产业大转型、文化大传承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展现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自《诗经》起,鲤鱼就象征着富足与祥瑞,而黄河鲤鱼被列为诸鱼之首。金鳞赤尾、体型颀长,是黄河鲤鱼独有的特征。中秋节即将到来,记者奔赴东明黄河生态农业产业园,探访鲤鱼养殖、产业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不得不说,河南人吃鲤鱼真的是“有一套”,大抵上没有什么地方比河南人更懂吃鲤鱼了。河南重要的宴会上,无论是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还是乔迁升学之喜,没有鲤鱼是镇不住桌的,无论前菜多么丰盛,但还是要等到鲤鱼上桌的那一刻,才是宴会的最高潮。
滔滔黄河,自巴颜喀拉奔涌而下,在济南城北舒展成一段金色绸缎。这座被泉水滋养的千年古城,早已将黄河的馈赠酿成舌尖的诗意。从把子肉的江湖豪情,到奶汤蒲菜的时令之美,再到鲁菜的精湛技艺……每一缕香气都在拆解着济南这座鲁菜重镇的味觉基因,每一声鼎镬和鸣都在续写黄河岸边的烟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