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如果有人怀疑你偷了她的手机,你肯定会说自己没有偷。她如果让你证明你没有偷,你会怎么办?没法办。因为你没有偷她的手机,你就没有办法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没有偷她的手机。这在逻辑学上称之为证有与证无。证有是符合逻辑的,证无却是违反逻辑的。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她有一双小脚,却有超前100多年的思想,是中国最不受限制的女性。她48岁才上学,54岁去到法国留学,60岁回国创业。她让“男女平权”这四个字首次写进宪法,为无数女性争取权益。她说好学不分性别,有志不论年龄。她是革命烈士蔡和森的母亲,“潇湘三女杰”之一——葛健豪。
1949年,被誉为女性运动“圣经”的《第二性》出版。《第二性》出版后,很多人都觉得,被挑衅了。因为书的内容过于前卫,让人难以接受。它的作者波伏娃,竟然在书中大谈性启蒙,大谈女性的性生活,这话放在当今社会,都是虎狼之词,可波伏娃竟然还公开出版了。